我们知道,陈士骏(Steve Chen)同查德-赫利(Chad Hurley),再加上贾德-卡里姆(Jawed Karim)在2005年2月创办了YouTube。
这堪称一次完美的创业,2006年10月,Google宣布以价值16.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YouTube,而全部67名员工将得以保留。此时,YouTube的影响力已经无所不在。虽然,今天Google和资本市场仍然在求证,财务上的合理性。
逻辑上说,陈士骏并非是一个符合风险投资要求的创业者。
从经历上说,在PayPal陈士骏结识了他的合伙人查德-赫利,工作前他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电脑科学系学习,大四剩下最后一个学期休学提前开始职场生涯。
PayPal之后他在Facebook工作了一段,那个时候Facebook也只是刚刚起步。简单说,年轻之外,他的资历并不充分。
就YouTube提供的网络视频分享来说,进入壁垒并不高,或者唯一的壁垒就是大量的资金,红杉资本首轮注资350万美元,之后又投入了800万美元。
但是陈士骏拥有非常重要的东西,市场敏感性,或者理解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
分众传媒的前首席运营官陈从容指出:电视产业在晚上的黄金收视时间两个小时之内,就堆积了接近400多亿的广告费用。
我们说,今天一个生活在中心城市的办公室文员,六点下班之后,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辗转回到小区,他或者她的朋友说,既然如此,不如吃了饭再上楼,于是他们真正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传统上的黄金时段。而且人们的工作时间也变得多样化,传统上上班的时间在休息,或者传统上休息的时间在工作,体现了社会的丰富性。
YouTube揭示了一种可能,晚上7点到9点的黄金时段一下子被“蹦”了开来,广告主,有可能基于小段的视频,推广他们的产品。其实他们怎么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代人已经有“脱媒”的倾向。
实际上,传播途径改变了,内容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人人都渴望成为明星,人人都渴望交流、分享和获得反馈。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让人们学到新知识、发表个人观点、和志趣相投的人分享经验。”
陈士骏理解这种变化,仍然只是一个方面,既然立意是媒体,那么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YouTube很关键。
YouTube同样经历了流量增长的困惑,陈士骏尽可能增加一些新的功能,诸如相关视频推荐,一键点击用邮件向好友推荐视频,视频评论。视频转贴代码应该起到了打开机会之门钥匙的作用,这一“嵌入式服务”意味着,用户上传视频到YouTube网站后,可以直接设立链接,贴到自己的网页上。
陈士骏意识到,网络用户需要的是一项服务,而不是另一个网站,当然,这同他的利益不冲突。
2007年《时代》把YouTube比喻为当今社会的“聚光灯”、“显微镜”和“演说家”。
Google的选择没有那么艰难,当时YouTube拥有网络视频市场46%的份额,MySpace拥有有23%,Google自己的GoogleVideo则只有11%。
其实人们要执行新的观念还是很难的,围绕视分享模式的评论以批评为主,强调财务上的压力,版权上的处理,及非可控内容带来的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Google宣布收购YouTube时,名人马克-库班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Google难道疯了吗?毫无疑问是这样的。”收购实现后,库班又补充一篇博客,题目是《我仍然认为Google疯了》。
相对忽视了,这一应用迅速的普及,同人们新生活方式的对应,以及技术的改善正在不断降低成本。同时视频网站也在吸收一些意见,作出对应的调整。
比如说,未来可以考虑,上传视频只能同自己的朋友分享,基本上也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如果希望对公众展示,则需要付费,原因是涉及了人工审核,涉及更多推广,则需要更高的费用,这就可以解决诸多的问题。
瑞士信贷4月称,YouTube在整个2009年期间,将运营亏损4.7亿美元。不过,6月咨询机构RampRate发布报告称,YouTube今年的运营亏损将是1.742亿美元,少得多。不过,瑞士信贷指出,YouTube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向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把赢利放在第一位。
其实换一个思路,如果是一家卫星电视台,那么这一切会被认为需要时间,资本的容忍度会高得多。
客观上,既然有很多电视台,至少有越来越多的频道,差异的内容是很好的区隔,那么众多视频网站的前景也没有一些评论以为得那么糟糕。
2007年陈士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的许多年轻人都很有天赋,他们应该鼓起勇气,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成功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