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金融经济--关心民生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004164759042.jpeg)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由于你生产你有优势的产品,我生产我有优势的产品,然后我们俩做交易,这样降低了各自的生产成本,得到成本降低的收益,从而参与的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经济一体化放宽了资本、产品流通的限制,扩大了各个国家的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潜在收益。自由贸易还会使得技术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从而使得每个国家的技术进步能够得到分享,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尽管经济一体化拥有诸多益处,但是否实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还要根据国情。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因为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不一样,经济发展状况,技术水平都不同,如果忽然之间放开所有的市场,会对某些经济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如中国大豆就远远不是美国大豆的竞争对手,他们大规模生产,拥有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低廉的成本,所以当我们一下开放大豆市场时,美国大豆一夜之间占据了中国整个大豆市场。国家一看这样下去那还了得,不得不紧急叫停大豆市场的完全开放,这样中国生产大豆的农民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所以经济一体化虽然好处很多,但是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开放,一下子消除所有的贸易壁垒。 但是总的来说,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是一个全球浪潮,违背这个浪潮和趋势的国家就会被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 城市化 【点睛】丑小鸭进化成白天鹅的漫长过程。 【释义】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镇人口,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逐渐转变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谈古说今】1978年,我国设市城市193个,人口超过100万的有13个。2007年,设市城市达到656个,100万以上人口城市达到117个,其中出现了像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数个。在短短三十年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占全国土地面积6.3%,人口25.5%,实现全国GDP的46.5%,出口的77.9%,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问题总是伴随着成就而来,据专家估计,到2025年,城市将新增人口3.5个亿,其中流动人口占2.4个亿,所谓的流动人口大多是农民工,这些人处于社会的底层,拿着微薄的工资,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没有基本生活保障,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民工的流水账。 这个民工主要帮一个公司干干杂活,都是那些办公室里白领不愿干的活,比如搬搬东西,送送水之类,基本上靠一根扁担,两根绳过活。下面是他的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