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有两种解决思路,其中之一是减少欲望,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痛苦。 怎么压制人的欲望呢?用宗教或者类似于宗教的东西。比如,佛教教义提到,人活着就是受罪,好好修行,死后上天堂。信奉宗教的人,比一般人有更强的自制力,也就是压抑自己欲望的能力强。 但是,这样的办法,虽然有效,却有悖人性,让人对于生命兴味索然。古希腊有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我们前文提及,他在希腊文明中的地位以及生活的年代,都相当于咱们的孔子,他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有人称他是人类的第一个智者,对西方文明贡献卓著。 苏格拉底的哲学与以前的希腊哲学完全不同,以前希腊哲学告诉人们如何克服自己的欲望,遵从宗教教义。苏格拉底的哲学却是世俗的,他说,人应该追求现世的快乐,而不是来世,因为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宗教的教义说人活着就是受罪,但是,它也不认为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痛苦,因为,你今生受苦,仅仅是为了来世快乐,比如进天堂。 然而,苏格拉底说没有来世,断了人们的后路,所以,人就只能追求今生的幸福和快乐了。 大哲学家罗素说过,希腊文明的突然爆发,是全部哲学史上最令人惊异的现象。西方的文明就是从古希腊开始的,所谓文明,就是尊重人的欲望和尊严。 可是,从公元5世纪开始,欧洲进入漫长的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特别是其中的前几百年,被称为黑暗时期,宗教教义重新统治人类的生活,疾病流行,城邦消失,文明停顿。 14世纪发轫于意大利,而后在15世纪扩展到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结束了中世纪的阴霾。它所要复兴的就是古希腊文明。 文艺复兴是艺术打头阵的,它告诉人们,追求世俗的快乐是完全正当的。看看文艺复兴艺术三杰的作品吧,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恬静迷人的微笑,拉斐尔笔下闪着慈爱光芒的圣母,米开朗基罗展示男性阳刚有力的雕塑,无不张扬着人性的光辉。 近代科学由此产生,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开始萌芽、生长,国际贸易逐渐展开,生产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从那时开始,人类解决欲望和痛苦的办法,不再是压抑人的欲望,而是发展生产,提供更多的满足欲望的手段。 经济学正是为此而来。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尽力克服稀缺性,更好地满足人的欲望。 经济学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