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一点上,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例外。 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就是从这里展开的,经济学大厦的地基就是这个假设,否定了它,经济学大厦将立刻倾倒。 有人说,这个假设不好,不符合实际。那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假设,为什么要假设。 近代科学之父、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1564—1642),曾经在比萨斜塔做了个有名的实验。他把重量不同的金属球同时向下抛,结果两球同时坠地。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实验,推翻了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条(耳听的东西),即重的东西下落速度快,轻的速度慢。 但是,伽利略的结论要成立,不同重量的球要同时坠地,有没有什么前提? 有。这个前提就是没有空气阻力。否则,如果一个是铁球,一个是纸片,那么肯定是铁球也就是重的先坠地。 为什么在伽利略那里,两个球同时坠地?就是因为虽然这时有空气阻力,但是对金属球来说,这个阻力太小,可以忽略。当铁球和纸片一块扔时,空气阻力就不能再忽略了,伽利略的结论就不对了。 因此,伽利略定律以及任何科学,都是有假设的。牛顿力学的假设是绝对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相对论打破了这个假设,但是相对论也有自己的假设:光速不变。 假设好比环境,环境变,人和事都跟着变,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世界是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认识世界,包括认识人本身,人的智力和认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只好暂且忽略掉不那么重要、无关宏旨的东西,集中精力研究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假设的由来。 忽略掉很多方面,会不会让结论太离谱?这就要看你是怎么忽略的,如果把最重要的忽略了,肯定会让结论离谱。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伽利略定律就忽略了空气阻力,可是伽利略定律不是照样很管用吗?根本的问题是,如果不忽略,一切无从谈起。 经济学也一样,对复杂的人,必须进行假设处理。那么,把人称做利己的动物,只是为了自己好的动物,是不是可靠呢?
![第28节: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003398899158.jpeg)
首先,人确实有利己的行为,而且十分普遍。 我们知道,儒家认为,人性是善的(不过,荀子的观点有很大不同),至少是可以教化的。人有毛病,但是可以做到完善自身。在孟子看来,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为好人。通过复古,克己复礼,以德治国,可以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就可以和谐有序了。法家的做法相反,他们主张奖励耕战,毁弃诗书,与传统文化决裂,主张法制,尤其主张严刑峻法。法家认为人性不是本善,而是本恶的(他们吸收了荀子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