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乔治始终觉得这个老板有购买保险的可能,但是,自己却很难说动他,怎么办呢?忽然乔治眼前一亮,想到了不久前发生在自己另一个客户身上的事,于是赶紧拿起电话打给这位加油站的老板。 “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我已经买了足够的保险了。”老板没好气地说。 “是这样,先生,我这次打电话并不是想让您立刻购买我们的保险,而是我想起一件事,希望您能听一下,占用您几分钟时间。”乔治说。 “哦?什么事?”老板有点好奇。 “是这样,我有一个客户的妹妹刚结婚一年半,并且有一个小宝宝。她的丈夫仅有一千元的保险,孩子生下来之后,他曾考虑要多买五千元的保险,不过要等他付清煤炭的账单。后来,他得了肺炎——我的客户刚参加过他的葬礼。现在,我这位客户的妹妹和她的小婴孩,只剩下五吨的煤炭和那一千美元的保险费。我觉得做为您的朋友,我希望您再考虑一下多买一些保险的建议。当然,您不一定要从我这里买,只不过我们现在在搞促销,比较实惠一些。”乔治很诚恳得说。 “好的……谢谢你的建议,我考虑一下。”老板的态度变得客气起来。 没过几天,这位老板就主动打电话给乔治,要求多购买4000元的保险。是什么让这位老板的决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只是乔治先讲了一个很好的例子罢了,而这个例子就像一盆冷水一样,摆在老板面前。虽然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但这位老板也害怕同样的事出现在自己身上。 讲完这个例子之后,乔治又端出一盆温水,告诉客户“我是您的朋友”、“现在在搞促销比较实惠”之类,更有说服的效果。 我们不是想告诉诸位,你去恐吓对方吧,他会被说服的。而是想告诉大家,在说服对方时,先拿出一些反面的、不好的例子,会增强你的说服力,更容易操纵对方的心理。 ★往最坏处想,往最好处努力 有一次,一位哲人看见一位生活贫困的朋友整天愁肠百转,一脸苦相,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快乐起来。 他对这位朋友说:“你愿意不愿意离开你的妻子?”

朋友回答说:“不愿意。” 哲人又问:“那你愿意不愿意丢弃你的孩子?” 朋友说:“当然不愿意。” 哲人继续问到:“那你愿意不愿意拆掉你的破房呢?” 朋友回答:“当然不能拆,拆了我住哪啊!” 哲人说:“对啊!你应该庆幸你有一位默契的伴侣,庆幸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庆幸有一间温暖的旧屋,你应该为此高兴啊!” 于是,这位朋友的愁苦脱离了眉梢,忧郁离开了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