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职场女性生存法则:人人都是杜拉拉》
想当"空降兵",就得高人一筹 镜头回放 Tony林总监加入DB只有3年时间,是空降兵,在销售上,算半道出家,做生意的能力有限,销售业务一般,但是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执行力一级水平,对总裁的指令跟得很紧;二是和市场部的配合非常到位,销售结果不错。这样一来,反而比其他的人更具备了升迁的优势。 在职场里,有这样一群比较特殊的管理者,在任职的公司里,他们并非从基层干起一步一步走到管理层的位置,而是从其他公司跳入,并且一进来就占据了管理层的位置,大权在握。在中国,这样的管理者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空降兵。 空降兵到了新公司的新岗位上,薪水方面一般会有大幅度提升,权力也比先前更多,应该算是很"牛"了,要是女"空降兵"就更让世人瞩目。但是不要忘记,令人艳羡的光环往往是用代价换来的,光环越大,代价越大,这个筹码就是高人一等的管理手腕。如果没有这个素质,多半会在经历过"新官上任"的风光之后以失败收场,这个时间多则一年,少则数月。统计显示,中国公司的"空降兵阵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为什么这些管理者在原公司做得有声有色早早名声在外,换了一个地方后立刻水土不服呢?在众多的原因中,最致命的是他们与新公司的老员工之间产生了"排它反应"。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空降兵处理不好自己与新下属--公司元老们的关系。

很多老下属在一家公司做了十年甚至二十年,经历了公司的创业期、稳定期和发展期,他们是元老,他们的职位可以不高,但在一向讲究论资排辈的中国,他们在公司的地位和影响力却绝对不容忽视。换个角度想,这些元老们工作奋斗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为的是好的薪酬和发展的机会,现在公司找了一个新人来管理,而可能自己升职无望。心里能平衡吗?所以对于空降到一家新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如果得不到这样老下属的合作,失败将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空降兵"可以在一家企业顺利地"软着陆"呢?《杜拉拉升职记》里的Tony林就是个可以参考的例子。他不仅仅是从其他公司跳到DB的,连做销售都是半路出家,单纯从业务方面看,他远远赶不上王伟。但是Tony林是一个特别擅长处理"关系"的人,上面的总裁他跟得紧紧的,下面跟市场部配合得顺顺当当,所以销售业绩也算是不错。这样一来,在升迁的时候,他比单纯懂得搞业务的王伟有优势。 小说里没有具体分析Tony林是如何处理关系的,但是总结起来不外乎下面四点: 第一,定位要准。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为什么来做,怎么才能够做好,自己要把职业做到什么样,对自我角色要根据具体的职位和管理权限有一个定位。其次对于当前的企业状况有非常详细的了解。 第二,态度诚恳。无论是哪个级别的管理者在刚进入企业时一定要用非常诚恳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毕竟别人还不认识你,对你充满了排斥,如果你自己还要高高在上,那么没人会配合你,只会抱着膀子无法工作,无论是管理什么具体工作,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管人,要想和其他人处理好关系,放下自己的架子,诚恳的让别人知道你是为了事业的专业态度非常重要。 第三,主动出击。你进入到新的企业,不要天真地以为各个部门会主动向你说明情况,给你提供所有的资料让你了解。你必须有针对性地主动去寻找资料信息,多跟新下属们交流,多向新上司请示,尽快熟悉新环境,发现新问题。 第四,后发制人。作为新来的管理者,下属或其他部门老下属免不了会给你"下马威",他们会对你的"从前"很感兴趣,你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他们都会逐项研究,细细打听。这个时候,你必须把自己当成职场新人来看待,刚刚入行时候的那些"规矩"要重新捡起来,找前辈,找靠山,多问为什么,少说怎么办。待你把周边的情况掌握得差不多了,再动手"修理"这般不听话的下属不迟。 打个比方吧,想做一个成功的空降兵,你就要有"新媳妇"的心理素质,先拜公婆,再拜兄弟姑嫂,然后你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那些失败的空降兵,多数是因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闯过大江大海之后,却在阴沟里翻船。其实,你想想看,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每个人的业务能力是不会差太多的,都是能人。之所以高薪把你请过来,还不是让你管理这些"能人"?想让能人听你管,不能只在业务上让他们服气,更需要用管理手腕降伏他们,让他们乖乖被你管。这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筹。 杜拉拉语录 身为空降兵,不如别人根基深,没有资格和老板叫板,你就得彻底紧跟老板,和老板来个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