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环境的影响力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认知,随之态度也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心理学家曾对一所学院的女生进行过长期的追踪研究,最后证明,这些富裕和保守家庭出身的女大学生在大学里形成的自由主义思想态度能否持续,取决于她们毕业后的生活环境。 那些平常接触自由派的学生仍偏向自由派,而相反环境的人则退回到上大学之前的保守态度。 那么怎么利用环境才改变对方的认知呢? 建构一个态度团体 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建立了新的态度,是因为他面临一个新环境,要加入一个新群体与新组织。 外部榜样 很多时候,学习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往往只是由于观察到榜样的态度和行为。小孩学会点火是由于观察到母亲的点火行动。青少年的政治态度可能来自于观察他人的态度。 模仿可以不需外部强化,只通过观察榜样。给他们一个榜样,对态度的转变有积极的作用。 在英国伦敦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中,一群7~11岁的父母是工薪阶层的孩子与一个作为榜样的成人共同参与到一个保龄球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们将有机会赢得一些代币,而这些代币能用来换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奖品。 在一种实验条件下,让榜样充当第一个玩游戏的人,他(她)总是把自己赢得的一些奖品放到“救助儿童基金会”海报下的一个大碗中;而在另一种实验条件下,榜样从不把自己赢得的奖品捐献出去。 根据外部榜样的观点,我们会预期,那些接触到慷慨榜样的儿童会比接触到自私榜样的儿童更多地捐献自己赢得的奖品。 而实际的结果是,那些接触到慷慨榜样的儿童他们的捐款数量竟然是那些接触到自私榜样儿童捐款数量的8倍!同时,相比没有任何榜样的控制组,拥有慷慨榜样的儿童捐款的数量更多。 更让我们惊奇的是,两个月以后,在另一个不同房间使用不同的慈善广告重新进行这个实验时,不同组的儿童捐款的情况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第27节:改变对方认知的三个步骤(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93948462397.jpeg)
因此,榜样的力量改变态度,具有时间和跨越空间的持久性效应。 集体规定 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有一种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具有依赖性、自卑自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集体规定揭示了集体及其约定在个体的态度学习、改变中的作用。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侧重于说明态度巩固上的作用因素。影响态度及其改变持续长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乃是个体接受到宣传信息之后所得到的社会支持。 比如,幼童或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并加以巩固,其关键措施之一是让学生处于一个与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的可得到社会支持的同学关系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