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民币岂能屈于美元霸权:金钱统治》
黄金与土同价 萧道成(427—482年)废掉了宋顺帝刘准,建立了南齐王朝。南齐立国虽然只有23年(479—502年),但开国君主萧道成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曾发下宏愿——“使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 黄金与土同价,有两种解释,先说第一种解释:黄金非常便宜,人民非常富足。 萧道成看到了前朝南宋币制的弊端,“重钱患难用,轻钱患盗铸,而盗铸为祸深”,从他的施政过程来看,他对货币是有一些设想的,也曾设泉府,买铜、炭,准备铸币。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得病死掉了。 要成为有作为的开国之君,首先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不仅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搞不好半拉国家的人都要死掉,比如司马炎;之后,还得干掉同打天下的英雄好汉,毕竟这帮家伙握刀把子出身,很不靠谱,比如刘邦;还要收拾前任王朝留下的烂摊子,让人们休养生息;最后,才有可能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 对萧道成来说,做完了所有的事情,就剩下大展宏图,却死掉了。 只能说,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齐武帝萧赜继承了皇位,萧赜对铸币没有什么兴趣,只铸过一次币——南齐五铢,也是南齐唯一的一次铸币。萧赜这样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意而为之,永明初年(483—485年)一石米只值几十钱,一匹绢仅值300钱,“钱贵货贱”,也就是传说中的通货紧缩。

萧赜这么干,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萧道成的宏愿,“当使黄金与土同价”。不过,钱贵货贱,倒霉的照旧是百姓。 南宋永初年间(420—422年),一匹布市价600钱,税500钱,到了齐武帝一匹布市价只有100钱,税仍是500钱,平白无故要多缴4匹布,这个数字实在是有点离谱了。如果用钱缴税,朝廷只收圆钱和大钱,民间流通的钱大多经过剪凿,剪凿的钱只能以二当一,应缴1000钱,最后基本要缴到1700钱。 鉴于实在太黑了,永明四年萧赜下诏规定“钱帛相半,以为永制”。 去留,尽是民脂民膏。 再说第二种解释,黄金与土同价,也可以解释为:土块非常昂贵,与黄金一个价格,即传说中的通货膨胀。这种解释,可以用来描述南齐的继承者,南梁。 南梁梁武帝萧衍主要简历和评价如下:南齐地方、中央官吏,后创立南梁王朝;南朝最长寿的皇帝(历代帝王的重要理想之一);著名文学家,而且并非因帝位而被恭维,称帝之前就和沈约、任蚄等齐名。 综上所述,萧衍的文采和长寿秘诀远比政绩更为出色,这也是他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原因。萧衍称帝后,始终以崇信佛教著称,据说本人曾经四次出家为僧。按佛教的说法,万事,有因,才有果。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无论大、小朝代更替,开国之君一般都靠武力起家,唯独萧衍比较特殊,虽然他也有武力支撑,但更重要的手段是挑拨南齐皇室骨肉相残,终于毁掉了南齐柱石,他趁机称帝。由于军事实力很弱,萧衍始终借助士族对抗萧齐皇室,实际上,南梁是南朝士族势力最强盛的一个朝代。 信佛,是因为心里有鬼啊。 萧衍很不厚道,与他的皇帝前辈一样,称帝后他同样致力于打击士族。何况萧衍和士族实在称不上袍泽或战友,他们在一起的主要工作是阴谋、诡计以及谋杀,从来不露面,背后捅刀子。 鉴于曾经目睹南齐皇族内乱,萧衍一反南朝虚封制,他的子孙几乎掌控了全国所有军事重镇。萧衍希望借此凝聚皇族势力对抗强大的士族,同样为了这个目的,他对皇族几乎不加约束,即使谋逆这样的罪名,也只是训斥而没有惩罚。 另外一拨被萧衍拉起来的,是寒门子弟。 皇族人丁毕竟单薄,他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生育能力再强,也不可能超越高门士族。寒门子弟终于找到了出仕途径,进入五经馆,你可以把这理解为“国家行政学院”,如果考试合格,就可以被授予官职。虽然依旧不能身登高位,但总归是有进仕途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