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这其实是前景理论的第3个原理,即“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一个赌局验证了这一论断。 假设有这样一个赌博游戏,投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为赢,反面为输。如果赢了可以获得50 000元,输了失去50 000元。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请做出你的选择。 A.愿意 B.不愿意 从整体上来说,这个赌局输赢的可能性相同,就是说这个游戏的结果期望值为零,是绝对公平的赌局。你会选择参与这个赌局吗? 但大量类似实验的结果证明,多数人不愿意玩这个游戏。为什么人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这个现象同样可以用损失规避效应解释,虽然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人们对“失”比对“得”敏感。想到可能会输掉50 000元,这种不舒服的程度超过了想到有同样可能赢来50 000元的快乐。 由于人们对损失要比对相同数量的收益敏感得多,因此即使股票账户有涨有跌,人们也会更加频繁地为每日的损失而痛苦,最终将股票抛掉。 一般人因为这种“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会放弃本可以获利的投资。 迷恋小概率事件 买彩票是赌自己会走运,买保险是赌自己会倒霉。这是两种很少发生的事件,但人们却十分热衷。前景理论还揭示了一个奇特现象,即人类具有强调小概率事件的倾向。何谓小概率事件?就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比如天上掉馅饼,这就是个小概率事件。 掉的是馅饼固然好,但如果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呢?当然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面对小概率的赢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事实上,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