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当然,地王现象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产公司拿“地王”,是有更积极的战略考量的。 如有必要,可用直升机撒钱。 ——伯南克 追根究底,只有德国人才会认真谈论“规规矩矩赚钱”。法国人讲赢钱(gagner I’ argent),英国人说收割钱(to earn money),美国人说造钱(to make money),而匈牙利人则是“我们到处找钱”。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 传统经济学认为,钱是没有标签的,钱就是钱,每一张相同面值的钞票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管你这些钱是血汗换来的,还是刮奖刮到的,或是马路上拾到的。真是这样吗?行为经济学先驱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理论,证明了这种论断是错误的。 前景理论、锚定效应、泰勒的“心理账户”原理,共同构成了行为经济学的三大基石。 你的“左口袋”是满的吗 在赌城拉斯维加斯,流行一句口诀:永远不要把左口袋里的钱输光了。 职业赌徒常用的风险控制手法是:把重要的钱和不重要的钱,分别放在不同的口袋。比如把本钱放在右口袋,右手是负责支出的;把赢回来的钱放在左口袋里,左手是负责收入的。这样当右口袋一文不剩时,左口袋多少还能剩一点。 在电影《幸运牌手》里,“左口袋”不仅指重要的赌资,更是指一些更为重要的事物,比如亲情、爱情。

左口袋的钱和右口袋的钱,一样吗?对于一个绝对理性的人来说,是没有分别的。但是,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 你会给钱贴“标签”吗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给钱贴上不同的“标签”:血汗钱、辛苦钱、救命钱、意外之财、飞来横财、黑钱、大钱、零花钱,等等。不同的钱,人们会赋予它们不同的价值。 心理账户:人们会根据钱的来路、存储的方式或支付方式的不同,无意识地将金钱加以归类,并赋予不同的价值,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