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第一章】大易与管理 大易管理的时代,从1984年(甲子)已经开始。现在,大易管理已经微露它的威力,相信它必将成为21世纪管理的主流。中国式管理是否应运而起,决定于中国人能不能及时重视大易,把它的道理从根救起,重新应用在实际的管理措施当中,以增强实力、提升效益。惟有如此,才能顺应人性的需求,符合大家的心愿。 大易管理,其实就是“按照《易经》所揭示的道理,来实施管理”。 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深受大易的影响。大家遵循大易的道理,用以为人处事,形成“管理与伦理结合”的特质。所以管理离不开伦理,做事不能不兼顾做人。
![第10节:大易与管理(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5952100764.jpeg)
中国式管理,是原本已经存在的,并不是有了西方的管理,我们才标新立异,故意把它说出来的。西方人的管理,也是很早就存在的事实,同样不是近代的产物。管理是一门新学问,但是管理的实务,老早就在进行。我们的管理,一直在运用《易经》的道理,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过是把它从根救起而已! 一、大易的演变及发展的主轴 要认识《易经》,最好“从易史着手”。看看易的历史,依据易学的演进,来寻觅其中的道理。 我们所采取的角度,是站在管理的立场,来认识大易,不做“考据”、“训诂”的工作,只探究“道理”是不是真正行得通。 1?伏羲画八卦 大约六千七百年前,我国还停留在畜牧为生的时期。当时的领袖,后世尊称他为“伏羲氏”。班固在《汉书》中指称他“为百王先”,认为他是我国上古时代称王的第一人。 伏羲画八卦,主要是依据当时的自然景象。将宇宙永恒存在的哲理,通过简单的符号象征来表示。现代的景象,当然和伏羲氏那时候的情况不一样。我们读《易经》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当时的景象中来体会。伏羲氏首先怀疑“宇宙万象,为什么如此有秩序”,他观察昼夜四时,依序代换。白天之后是晚上、晚上之后又是白天;春、夏、秋、冬,也都依照次序在更替。到底是谁在管理,使得宇宙万物,这样有规律地变动着?他不停地思索,一直深入地追问,寻找管理宇宙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