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管理者的第1课 ? 要养成勤动脑筋的良好习惯。遇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要轻易放过。抱着正常的好奇心,合理地怀疑:“为什么会这样?”连续问五个为什么,才能够找出真相。追根究底,绝不半途而废,是管理者成功的第一步。 伏羲氏体会到:万物变动不居。宇宙万有无一物不在变动,大概有一种强大的动能,在驱使万物变动不息吧!那个时侯并没有文字,他无法使用文字来记载这种“有一种巨大的动能促使万物变动”的念头,于是他用一个最简单的符号“━”,来代表他的想法。 高怀民先生形容这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符号,乃是我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放射出来的第一道曙光,由此发展成为枝繁叶茂的易学。他说:“伏羲氏当时如何称呼这个符号‘━’,我们不敢妄言。到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个符号的重要性后,便称呼它为‘太极’。”? 管理者的第2课 ?
![第11节:大易与管理(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5957745228.jpeg)
管理者寻找问题的答案,最好记住:真正的答案,往往是我们所没有想到的那一个。我们不可以一有答案,就沾沾自喜,认为已经找到了。这种一相情愿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可怕的主见,一旦坚定下来,就叫做成见。我们应该从各方面来思索,不断地否定已经找出来的答案,继续寻找还没有被发现的那一个。只要时间许可,多多设想,从许多可以互相代替的方案中,寻找出最为合理的那一个,才是合乎理性的思考方式。 不过,伏羲氏很快就看出单靠“━”这个大动能,并不足以说明宇宙万物变动的道理。 3?孔子集大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晚年读易,把用柔皮编连的竹简翻来复去,读到韦编三绝,深有体会,为《易经》写了传,分别是《文言》、《彖传》、《象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除《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各有一篇外,其余《彖传》、《象传》、《系辞传》均分成上、下篇合计六篇,合起来称为《十翼》,相当于《易经》的十只翅膀,帮助《易经》顺利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