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春秋时代《左传》、《国语》已经建立“易不占险,筮必配德”的观念。对决策者的反求诸己,有很好的启示,兹说明如下: (1)从事不正当活动时,不可以用占卜来预测结果。譬如贩卖毒品的人,即使预测一切顺利,也不能视为老天保佑,而放心去兜售。管理不正当的事业,就算一切依大易法则而行,也不会有好结果。占卜的对象,必须是正当事业或正当行为,才能够预测得准确。否则就算用心占卜,也不会灵验。“易不占险”,便是告诫我们:不可以把占卜应用在邪恶的事情上。因为这是凶险,而不是风险。 (2)预测大吉大利,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来配合,也不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管理者必须重德,成为大易管理的特质,也是中国式管理的特色。管理者品德修养不好,即使经营得再出色、管理得再有效,也终究会受到恶运的惩罚。只有把伦理道德和管理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获得良好的结果。 大易管理,从“看风水”、“算气数”的“小用”,上升为“依义理”、“重品德”的“大用”。这是我们研究大易管理时,应该掌握的正确方向。 21世纪就算真的是中国人的世纪,如果中国人自己不争气、不用心,也不研究大易管理,不能发挥易的大用,则一切利基(niche)亦将难以发生效用。
![第17节:大易与管理(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5961586151.jpeg)
反求诸己,树立了大易管理的起点,一切以“修己”为基础,修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依义理而行,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地步,即为“成己”,便是今日常说的“成就自己”或“自我实现”。 在占卜活动中,每一卦都有六画(阴或阳━),称为六个爻,我们很容易看出爻位的变换,必然导致卦的变化,因而影响到吉凶祸福的判断。爻位是爻在卦中的位置,由下而上依序排列。每一个爻位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和其他相关的爻位也有若干关联。 《易传》十篇,是解说《易经》的最早心得报告。其中有一篇“小象”,写出三百八十四爻(总共六十四个卦,每卦都有六爻,所以合计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小象解释爻辞,特别强调“志”、“中”与“道”,说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