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考其原因,在于“概念固然是判断所得的结果,而把概念结合起来,却实在无法判断”。 各种理论说起来都能“自圆其说”,说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很不容易概括全体。特别是“系统”的观念,更是“不得不把系统以外的东西排除掉”,自己关起门来,形成一个系统。我们总算有些觉悟,把它称为“封闭系统”,因而呼吁大家要重视“开放系统”。 《易经》系统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系统,大到“无所不包”的地步,因为开放到好像没有系统,令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抱着不知所云的警惕,来探究此时此地的合理解释,才能够从无所固执当中,找出择善固执的决策。运用易理来判断,虽然开始时非常困难,一旦习惯成自然,也就真的易如反掌了。 外国人如果不明易理,常会取笑“中国人事事都是个案处理”,因而怀疑我们缺乏游戏规则。 实际上,我们可以请教每一个中国人:“请问,你有做人做事的原则吗?” 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充满自信地回答:“说学问我不敢,说有钱、有势我不够,说有办法我不行,我就是有原则。”至少到处询问的结果,证实中国人几乎都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的,绝对不肯毫无原则地乱变。 中国人有原则,才敢随机应变;看起来很乱,却乱得十分有条理。可惜西方人看不懂,现代中国人也跟着迷糊起来。我们看似事事个案处理,实际上贯串其间的,有一个不变的原则。用这个不变的原则,来因应万变的个案,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真义。

我们常说:现在是信息时代,必须重视信息。管理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固然是个好习惯,但偏偏遭遇到现代社会“什么话都有人讲,每个人都持之有理”这样的情景,所以必须慎重选择、明辨是非,才不致“吸收了一大堆信息,简直无从判断”——不听、不看还好,听了、看了反而不知如何是好。 没有人能够禁止别人乱说话,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明确地做出判断。我们可以放心地听取新闻报道人员报告新闻,却千万不可以轻易地接受他们的推测或判断。因为新闻是事实,判断或推测则很可能是报道的人自己趁机发表一些主观的意见而已。这时候,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