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均衡指择乎中道,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是一种“不偏倚”的状态。中国人自称“中国”,不是自以为居天下之中的上国,而是以“中”立“国”的意思。中国自古以来,便能时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包容力与同化力极强,因而建立了世界上难得的文化大国。 “中”的意思,其实就是“合理”。中国即指“凡事求合理的国家”,中国人应该凡事求合理,才合乎以“中”立国的要求。 管理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或利益”,而应该由“利”而“乐”,由“乐”而“和”,然后再由“和”而“安”。贯通“安、和、乐、利”,把“和、乐、利”统合在“安”的大前提之下。追求“安、和、乐”的“利”,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才能不偏不倚、合乎中道,。管理要想减少障碍、消除劳资的鸿沟、使顾客长期忠诚、与社会大众和睦共处,就要注意保持均衡。 统一指浑然一体、没有差别、把矛盾统一起来,是一种“不对立”的状态。一切事物都有矛盾的存在,矛盾不但不可怕,反而是引起变化的原动力。中国人向来主张“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不使矛盾对立,便可以设法加以统一;不必消除矛盾,也不可利用矛盾,而是把矛盾统合,即是“同则相亲,异则相敬”,容小异于大同。 管理固然重视一致性,也应该注意其变动性。中国人懂得“兼顾”的道理,凡事先立于“两难”的起点,知道“不一定”就如此。既不固守一致,也不一味求变,而是“兼顾”到“合理”的地步。管理者胸怀宽大,不执着,也不一心求新求变,自然“站在‘不变也变’的立场”,达成“合理的解决”,即能统一。
![第25节:大易与管理(1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5799154067.jpeg)
和谐指内心快乐、生命充实、在和气中分高低,是一种“不冲突”的状态。人不免要竞争,西方人主张“用争来争”,所以冲突不断、大伤和气。中国人擅长“以让代争”,在“让来让去”的和平气氛中竞争——没有冲突,也不伤和气。中国人的“官职”,都不是争来的。有谁公开承认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当上这个官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