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不管哪个宣示者,为了追求“合理”,都必须“随时调整以求制宜”,以至于宣示者自己认为言而有信、令出必行,只不过为了随机应变而略有变更;而身受者却批评宣示者言而无信、自打嘴巴。 作者有一次到某海滨饭店做企业内训,中午12点讲课完毕,听者鼓掌如仪之后,主持先生接着宣布:“原订12点10分用餐,由于饭店忽然多来了两个团体,以致准备来不及,延至12点半在地下餐厅午餐,请大家准时前往。” 听众有的听,有的根本不听,也有的听了不当一回事。作者发现有三五位在仔细看表、衡量时间,知道他们不但用心听宣布的内容,而且真的把它当做一回事。这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一起利用这一段时间到海边去走一走。 大多数人好像没有听见宣布的事项,仍旧洗手、抽烟,向餐厅移动,各自找好座位,围着饭桌聊天。大约12点15分左右,菜端上来了,饭也已经上桌,大家自动自发,便吃将起来。
![第45节:管理的道理(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5588165457.jpeg)
那些注意听宣布、又认真把握时间到海边走走的朋友,准时于12点半返抵餐厅,看见很多人正在大吃大喝,有的人还在起身添饭,当然相当愤怒,便大声责问承办人员:“不是宣布12点半用餐吗?怎么提前了?” 承办人员说:“不是我们提前,是餐厅好意,先把菜端给我们。大家一看见菜端上来,知道冷了就不好吃,所以就开吃了。” 大家一阵笑声,那些准时到达的人明白再闹下去,连剩菜都没得吃,只好自认倒霉,赶快找一个地方坐下来,解决肚子问题。 承办人员没有错,他所宣布的是事实。但是餐厅的好意,使得他不得不顺从大家的意愿,提前用餐。难道承办人员可以规定大家呆坐在那里,坚持要准时于12点半才开饭吗? 中国人深知“宣布的事项,常常因实际情况而变更”的事实,所以许多地方,喜欢用“不明言”的方式,来收到“一开一关”的效果。 例如甲礼堂左、右及后方一共有六个出入口,主办单位希望出席人员一律由后方的两个进出口出入。如果采用宣布的方式,保证效果不佳。总有一些人不按照规定,由左右进出口出入,就算加以制止,也会闹得很不愉快,甚至会招致抗议:“门开着,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