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最是那球场矫健的身影;
最是那驾驭语言的灵活自如;最是那坦然灿烂的笑容,和那颗敏感而悸动的心。“常常问自己,人为何而活着?”
初夏的某日,傍晚的北京,流光溢彩闪烁在国际都市气息的公路上。一辆急驶的车内,把握方向盘,感觉速度的李莹,这会儿 感悟人生。其动人的侧面轮廓因对生命的究诘,越发的生动。
“有答案吗?”
“充实每一天,过好每一天。”
她全然不觉,这刻的她,已置换为另一角色,退回到初生如婴的状态,行走在自己的精神地图中……
她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没什么可以轻易改变她对最初目标的追求。
现实中,不经意间,她展示给旁人的都是一幅美好图景,譬如,典雅的办公场所,一袭黑衣越发衬托出一种高贵;绿茵场上,一身洁白装点绿世界,甚是迷人。
一个是理性、不乏商业之道的她;一个是感性,总与周遭环境浑然成一体的天生“尤物”。偏偏她又颇具几分神性——“善良、敏感、坚强、好奇、包容、艺术”,音质特别,以及超常规之美,神、形、色兼备,让人感动生命造化之美。
无怪乎她乍一出现在你眼前,你会忽略掉她
商人的一面:模特?明星?甚至某个神秘机构的高级从业者,抑或教师?她从商,但与商业绝缘,在她身上没有商业的味道。经商在她看来,也是学习范畴的一种。有学习就有测试,而通常情况下不喜欢考试的她恰恰又是“常胜将军”,包括在资本市场,也是游刃有余。问题在于,近乎完美的她实在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可真实的她,却让你感觉生活与她那么贴切、和谐、自然、率真——一个谜一般透明的女人。
我们且试着去探寻谜底——
伊人的气息
激情是什么?或者生命是什么?生意又是什么?问题很严肃,严肃到必须用行动去逐个回答。在绿茸茸的高尔夫球场,在时光转瞬而逝的刹那,在商贾博弈的谈判桌上,她恰到好处地把握了那个时间段,那个场景的自我表现。
很纳闷上苍怎么可能造就这样一个女人:
“静如处子,动如矫兔。”静时若有所思,动时爽性淋漓尽致。远看她,油画一般,幽雅,迷离;近看,又朴素得像张素描,平和,自然。
当她和你说话时,她会很专注地看着你,是用一种近乎温存的眼神,很是坦荡。你一下就能发现她的真……
当她雷厉风行处事,商海战上运筹帷幄之时,其逻辑性、严谨性不容你不为
之称道;或者,闲暇与异性、同性伙伴打成一片时,你又会忘记她的性别。当她陷入沉思中,她的目光是剔透的,不需要任何文字去修饰。在她的字典里,只有善感而无愁,可以肆意地大笑大哭;却不可以迟疑不前。
所以,上苍似乎格外厚待伊人:外表迷人,出身名门,学业、生活、事业样样出色,骨子里都透着一种高贵气质。可是,伊人并非在水一方的那种,但见高尔夫球场活脱脱一个运动健将,79杆的表现毫不逊色于男儿。
事实上,她是时常生活在真实与梦想之间,行走于理性与感性的边缘。
譬如,风吹草动亦会让她心悸,她能体恤到灵魂与大自然的会晤;她陶然于古典音乐之中忘却今夕是何年。
有时,莫名地,她会想哭,不是无病呻吟的那种哭,是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哭,在她看来,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其实和笑一样重要。她说,原本男人也可以像女人一样哭。“我动不动就哭,特喜欢哭。哭不代表一个人的坚强程度。脆弱是指遇到困难逃之夭夭,或者不去承担应有责任;再者是失去生活的热情。”从小就不喜欢林黛玉的她如是说。
李莹不是那种“刻苦好学”的人,但却有偷懒的理由。譬如,高尔夫球在很多人眼里是种自我挑战的竞技,
可在李看来却是种放松。但每次参赛,李莹一定获奖。“我不太喜欢和别人比高低,但尽所能去做好每一件事。”有意思的是,李莹也有不乏调皮的一面。譬如,与之交流时,她颇为认真地发问:你知道我大学毕业时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吗?不是因为要走向社会,而是因为再不用考试了。
“还有,你知道一个人至少有几个家吗?”她问,继尔笑曰,“在‘盈之宝’,我告诉同事们,自他们上班第一天起,我就准确算过,一天24个小时,8个小时睡眠以外,只有16小时;另外8小时需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而且你还不能把这8小时完全给家人或朋友,你还要去看电影、看书、旅游,需要独处的时间;如果你一生都在这个公司,你一生中最长最长的时间是和公司同事在一起。也许,比你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多。这样一来 岂不是每个人都有两个家吗?一个是享受亲情的家;一个是创造价值与利益的家。”
诘问生命……
人生到底有几重境界?不同的人活在不同的道理中,并且义无反顾。
然而,一个不没有历经磨难的人,尤其是从小就淹没在宠爱当中的女孩,怎么可能去体恤他人之痛?答案是,她时常叩问生命,时常触及人性的柔软之处,直抵心
灵。工作且享受着——活好每一天,大概是李莹引以为豪的一件事。“那么,如果遇到困惑,或说不慎陷入困境,自己如何开脱呢?既然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不如放弃抱怨。把抱怨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岂不是更为科学?”李莹说。
她坚持说,也许有人是乐观的悲观,但自己是悲观的乐观。“我本性非常乐观。但做任何一件事,我都事先从最差的角度考虑,而且不轻言放弃。即便一旦失败(因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无所不能),也在心理承受范围之内。比如打高尔夫球,她会告诉自己,90杆的实力,能打100杆就非常不错;如果有幸打到80杆,则得意外之惊喜。
人为何而活着?她时常问自己。一次,她尝试让他人回答。她把问题用手机短信方式分别给几十个人。“只有五个朋友回复,其中两个比较认真。其他的人则表示关心我的心理 健康——他们说‘你没事吧?你有事吗?’因为,在他们眼里,思考诸如此类问题,有些荒唐。”李莹格格笑起来,说“他们一半以上认为我有‘病’”。
此事对李莹的触动却很大,换言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社会中,考虑此类问题的人的确太少。“不过,我不会因此
而放弃对生命的诘问。”且爱且惜,是李莹的一种生活常态。
莹(盈)之宝
盈(莹),轻灵且得益;宝,宝马,宝贝;盈之宝顾名思义,李莹的宝贝。
“盈之宝”,理性加感性的名字。
原是北大东语系毕业的李莹,去年底就有大手笔:在资本市场上,她斗败德隆拿到三佳模具(600520)实际控制权。此外,殊不知,成立 “盈之宝”前,她是北京百得利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及法人代表,而这家公司拥有几个德国豪华品牌的进口车经销权。她名下的产业经营范围包括信息产业、汽车业、商业、房地产业的投资管理与投资咨询等。
当宝马开始向全国征集经销商时,她便放弃了年盈利千万元的百得利,将巨大的资金投入盈之宝。在盈之宝亚运村店的庭院里,她说:“现在那些(品牌)都与我没有关系了,我把它们卖给家族中的其他人去经营,自己全心全意地做好盈之宝。”
宝马公司招募经销商的考核非常严格。此前业界传言,奥迪、宝马这些豪华品牌的经销商都是资金雄厚、政府关系极深之人。然而,以李莹的说法,宝马公司并非如此,即使再神通广大,若通过不了既定的考试,也是徒然。其考核极为细致,提供大量证明材料之外,还要保证足够的现金
储备,有银行存款证明,以及提供未来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去了解经销商是如何看待宝马品牌的,因为对宝马品牌的理解决定着会以何种方式开展宝马在中国的业务。所有部门经理都要经过宝马公司的考核。如果不能通过宝马公司的考试,则不能够在公司就任。就像盈之宝公司,仍有一个 销售经理的位置空缺,因为应聘人员一直不能通过宝马的考核。无疑,盈之宝通过了道道考核,而且不断地把以前在其他品牌上赚来的钱投入其中。“明年建成的望京店面积在15000平米,固定资产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加上流动资金,总资产超过1个亿。”李莹说。
然而,宝马国产以来,正值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趋于冷清,宝马的 销售也并非如传闻中的日进斗金。宝马的经销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驱使李莹做此抉择呢?
“肯定不是先从利益方面考虑的,俗话说‘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我已经有一‘鸟’了。”李莹此番所说的“利益”是指直接从 销售宝马轿车中所获得的利益。然而,取舍之间,“盈之宝”似乎蕴藏着更深层次的盈利之道。
与其说李莹从车的角度喜欢宝马,不如说她更看重宝马经销商身份的标签和它所创造的社交平台。
“3系
、5系针对的就是国内这些比较年轻的、所谓的高级白领或者金领。这些人有很高的收入,但给别人打工而不是私营企业家。”李莹对宝马3系和5系在中国的目标消费群定位显然来源于欧洲和美国市场。或许可以认为拿到这个资格本身已成为李莹将来再做其他事业时的一种无形资产。这样,也就无须在乎卖多少辆车可以收回投资的概念了。
“能够拿到宝马代理就是一种有实力的表现。”李莹笑曰。
那么,在现阶段,李莹的收获可以概括为,通过对宝马的经营,得以认识更多在这个层面上的白领、金领以及各界名流。在这个平台上,她可以将 人际资源与整个华商集团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升华,而宝马则被她认为是具有这种亲和力的最佳品牌。
其实,自向宝马提出申请的那一天起,李莹便在筹划自己的宝马俱乐部,并建立“盈之宝”儿童艺术基金。她说,盈之宝每卖掉一辆宝马车将从利润中拿出200元以车主的名义捐入基金,用于给边远山区的孩子送去儿童艺术。她希望所有宝马车主都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想必,与这些年轻富有的会员之间的友谊是李莹未来的人生至宝。
“不言而喻,当十几年前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做生意是以挣钱为主要目的,同时也想验证自己的
能力,挑战自己。现在经商,便不再以 赚钱为出发点了,更多的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是之所以要办宝马俱乐部的原因。也许这样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收入,反而需要我去捐助,需要我去付出很多代价。”李莹说。李莹投入巨资为宝马提供了体面的 销售场地,而尊贵豪华的宝马品牌则为李莹罩上了比华商投资执行董事更为亮丽耀眼的光环。
盈之宝既是一个舒适的 销售展厅,也是一个优雅的交际场所。从小桥流水的庭院、厚重中不失绚丽的装修风格,到 销售代表桌上带着露珠的百合花,李莹都亲自设计安排。她甚至不觉得自己是在这里做买卖。“我不希望我的公司和客户之间是一种单纯的买卖关系。我希望公司是一座桥梁,是一个平台,通过‘盈之宝’让喜欢宝马车的人,能够对宝马汽车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并且我特别积极地致力于推广宝马文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或许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
而什么样的文化,才是宝马文化?
“虽然现在大多数宝马的买主是带着炫耀财富地位的心态而来,但相信通过自己和其他素质很高的经销商的努力,中国消费者能很快明白宝马文化的真谛在于驾驶的乐趣,从而使之真正得到价值的回归。”李盈袒言。
&ld
quo;我对盈之宝今年的 销售期望是800~1000台,至少是800台。我觉得国产车应该在600~800台,占到70%~80%。”李莹说,“为什么不去相信宝马车是更符合中国人精神需求的豪华轿车呢? 我相信它定能给我带来应有的回报。”与生活共振
莹者,光洁透明,一如她清澈见底的微笑与坦诚,因为她与生活共振——
早上起床,若天气不好,心情便受影响;若阳光灿烂,便会鼓励、鞭策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准备好了吗?”
不过,想来此刻的李莹难免也有名利之“累”。“盈之宝”系全国首家通过宝马总公司严格筛选而获取经销权的民营企业,她一时成为众媒体竞相追捧的新闻热点。
盛名之下,你怎样保持一颗平常心,如何平衡各种关系?
“所以,我时刻都是清醒着的,我不想有甚闪失而有悖自己的名字;所以,我会刻意让自己沉淀下去,再沉淀下去……”
这是否意味着你并不在乎名利?
“不是,现实社会中,我觉得应该有名;无名,要让别人认可你非常困难。利也是如此,如果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怎么去帮助别人?或者,当你有了财富后,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反过来,人活着,不仅
仅是为了名利。”名利是把双刃剑,名利双全的李莹如何对待现在及将来的自己?
“没什么,于我而言,这很平常。”她又格格笑起来,“很自然很真实地过好每一天。”
也许正如她所言,名是相对的,取决于认知范围的大小。诚然,每个人都可以有名,可在他(她)自己的世界里到底有多少认可你,追寻你?
小时候的李莹,可谓德、智、体、美全优。奇怪的是,兴许天生禀赋,别人刻苦用功,她没有,但考试准拿好成绩;体育也是,别人早早起床锻炼,而睡懒觉的她比赛时却第一;再如文艺表演,活跃于学校话剧社,歌舞团等,连朗诵都获取一等奖。于是,她小小年纪便声名远扬。
从小就体会到名为何物的李莹,面对别人眼中不凡的自己,很是平静。“你越出名,就越要清醒,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但这样近乎苛刻地时时督促自己,难免有些累心。
“当你视沉淀为智慧积累的过程时,便不会觉得累了。”李莹笑言。
如果有可能,会不会不选择经商?比如,从艺、从教之类?
“可是,我觉得似乎商业社会里,经商更需要一种综合的智慧,换言之,更能体现一种存在价值。这种价值,于己是自我体现,于他人是种帮助(人其实
是从众的,具有社会属性,不可能仅仅只属于你自己——那其实也是种自私)。因此,我也许还会选择经商,在我的概念里,经商还要加些艺术、人性的元素,概之,把工作演变成一种快乐。“事实上,我享受不同阶段的每一个过程,就像若几年前居家相夫教子,做全职太太角色,也不亦乐乎。”
为何又要走出家门?
“我想是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孩子需要走向社会,家庭不能给予他全部的教育。这样,我便有了多余、可支配的时间;而我又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还能够发挥社会属性的价值。待在家里,难免有些浪费人力资源吧?”她调侃。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会不会有缺失同行者的担忧?因为你走得太快……
“不会啊,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我都会找到自己的良师益友。我会和职业高尔夫球手探讨球技;会和著名歌唱家欣赏歌剧;会和‘中芭’演员一起观看芭蕾舞;会和著名导演交流电影或话剧表演艺术;会和年轻艺术家流连于画展或雕塑展。我时时不忘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营养和灵感,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李莹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青年联合会委员”。她显然很看重这些身份。盈之宝开业之时,不少演艺界名人前来捧场,或许李莹在经商之上更多地具有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