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π型人》
“教授为什么要让我做这么无聊的工作呢?”他有些抱怨,但并未亲自向教授表达不满。 他仍天天忙着帮病患抽血及分析,在经过一段长期的化验工作后,他注意到一个奇特又有趣的现象。 他发现有的病人血液中的尿素氮浓度极低,甚至低到让人怀疑是否分析错误。但反复检验后,确认结果是正确无误的。 他经过一番细心观察及审慎评估后,推导出如果给予患者较高的热量,会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使得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随之降低。

虽然他的判断言之有理,但仍欠缺强有力的证据。他为了验证上述推论,便进行动物试验,在狗身上打点滴。“狗会乱跑乱动,如何帮它打点滴呢?”这个问题让聪明的他伤透脑筋。 最后他想到让狗穿上一件特制的“狗背心”,再将点滴固定在背心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动物试验的结果证实上述推论完全正确,于是他顺利完成论文,取得博士学位,为自己站立起π型人的第一只脚。 最有价值的投资 带着烫金的博士毕业证书,陈维昭返台继续在台大医院服务。 台大医院人才济济,汇集全台湾最顶尖的医疗精英,但因当时制度未臻完善,社会上一直存有“一流人才、三流管理”的议论。为了大幅改革管理体制,院方选派陈维昭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医院管理。 “到底要不要出国呢?”他考虑良久,最后毅然决然做了决定。 他第二次出国进修时,已将近50岁。 年近半百才攻读第二学位,其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但陈维昭并没有以年龄作为借口,仍与年轻学生一样拼命苦读,全力以赴,部分科目甚至还拿到全班最高分。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终于顺利取得医院管理学位,为自己站立起π型人的第二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