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40岁打工还是创业 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嬗变



    初冬时节,刚踏上东海大地,我们便感受到了农民返乡创业热潮扑面而来。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土农民,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返乡创业构筑县域经济新优势

  东海县是我市劳务大县,全县乡村劳动者48.53万人,今年上半年在外务工人员达26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以上。

 男人40岁打工还是创业 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嬗变

  “外出开眼界,回乡创家业。”外出打工不仅让农民富起来,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近年来,一批在外出务工中学到管理经验、掌握生产技术、积累创业资金的有志农民,在当地政府的引导、鼓励和扶持下,纷纷返乡投身创业,建设家乡。他们作为乡土经济中最活跃的分子,上项目、办企业、搞实体,在东海大地汇集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创业涌流,成为带动全民创业、农民致富和思想解放的重要群体。招商引资与农民返乡创业交相辉映,构筑了东海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新优势。据县民营经济局统计,2007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9.6%;实现税收2.92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6.3%。

  我们从东海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一份返乡农民创业情况登记表中发现,东海县农民返乡创业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介入当地优势产业。东海境内拥有丰富的硅资源储备和全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水晶产品买全球、卖全球,硅产业支柱地位显著,吸引了创业农民的目光。2005年,桃林镇打工农民吴建彬返乡后自发创办了晶宝融熔石英厂,吸纳30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就业,月收入达1200余元,帮助150多户家庭走上了致富之路。二是投身农业、投资农业。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业的投资价值日益显现,吸引了人才、资金向农村回流,全县东部平原种植、西部山区养殖蔚然成风。山左口乡现有返乡人员226人,其中从事养殖的多达184人。

  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东海县返乡创业农民超过2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3万多个,培育出独具东海特色的硅资源、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四大优势板块,年创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30%。

  放手让返乡创业源泉充分涌流

  连云港陇海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由白塔埠镇农民朱文波创办的一家民营企业。11月14日,我们走进公司9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看到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大批外出务工农民被迫返乡,这对您的公司有影响吗?”

  “农民返乡?好事啊,我正愁招不到熟练手呢。”朱文波一年到头在矿上跑,听说农民返乡显得很高兴。“我们公司订单饱满,生产经营正常,现在缺的就是机械制造方面的熟练技工,这些年人才都跑到南方去了,轮不到我们招的。”出乎我们的意料,本来以为农民返乡是个沉重的话题,在朱文波看来,却是一件解决技工难的好事。

  “或许在其他地方农民工大批返乡是件头痛事情,但在我们县却不存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吕津分析认为,农民返乡不会对全县经济发展构成压力,一是外出农民大多经过就业培训,在劳动力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返回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二是全县整体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对劳动力就有很强的需求,能够吸纳和消化返乡农民,使他们返乡不失业;三是坚持输出去与扶起来相结合,“两条腿走路”,既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学到一技之长,也鼓励农民返乡、就近就业,全县农民创业起步早、基础牢、渠道多,“我们无法预见经济危机,却在无意之中应对了危机。”

  据介绍,近年来,东海县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实施政策扶持、建立服务体系等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创业环境,积极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全县形成了以技工学校等县内大型培训机构为龙头、各乡镇农民技能培训中心为骨干、村农民学校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网络。县劳动保障部门成立了东海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了涉及水晶石英、硅工业、家政服务等356个创业项目库。从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农民返乡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规定,让返乡农民创办企业享受与外商“三年免税、五年减半”同等的政策待遇,放手让农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十一五”期间,全县计划新培训农民10万人,实现35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

  返乡创业可成“燎原”之势

  驼峰乡早塘村农民沈玉贵、赵丽夫妻俩早年分别在外打工,一个在商船上做厨师常年“周游列国”,一个在邻近的黄川镇草莓基地搞销售。去年7月,他们联合黄川镇4家草莓种植、销售大户,两年投资近百万元,流转承包了早塘村200亩土地,组建起了驼峰乡四季通果品生产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2个,吸引村里20多户农民发展草莓种植。“我们计划以这200亩为核心,不断吸引村里乡亲加入草莓种植,扩大基地规模。”

  沈玉贵夫妻俩的胆识让我们看到一种希望。是的,在自愿或被动的返乡人员中,一部分人会跳槽到其他企业继续打工,另一部分人将凭借自己多年的打工积累走上创业之路,他们甚至会像沈玉贵等人一样敏感地投身农业。但他们不再会像祖辈那样辛苦地种田,而是以投资的方式开发农业,如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经营养猪、养鸡等传统养殖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等。

  尽管眼前这些小打小闹的作坊式农村产业规模尚小,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会像火种一样在广袤的乡间形成燎原之势。东海县常务副县长董淑广乐观地认为,这些举动代表着一种新的趋势,吸引周边农民效仿和跟随,从而带动全社会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农村、农业转移,农业产业化很有可能会在他们的手中逐渐兴起并被逐步放大。农民工返乡潮或将持续出现,农村经济发展格局或将因此而改变。

  市委研究室在调查中认为,东海县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因势利导,鼓励返乡农民创业,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凤还巢”经济,使昔日的打工仔、打工妹,摇身变成了今日的小老板、企业家,蹚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推进富民强县的新路子。目前我市四县均为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多,经济基础较弱,农民增收奔小康压力较大。因此,要实现县域经济的洼地崛起,必须加快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放手让农民真正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和核心。

    我们应当从东海县放手发动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由“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嬗变中找到启示,及早谋划、积极引导、化“危”为“机”,努力开创“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的崭新发展局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6991.html

更多阅读

40岁男人如何保养? 40岁女人保养

人们常说“男人四十一枝花”——意思是四十岁的男人,其健康、事业、修养、学识都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但美国的著名保健专家约翰.莱斯博士在他的《四十岁是男人的“危险线”》一书中,却给男人们提出了危险的警告——40岁的男人,已

男人40岁打工还是创业 在外打工十年,积蓄只有两万,如何创业?

失败过,就有规避风险、找出自己优势的经验,这个是你做生意的优势,就像小孩学跑路,没跑过肯定要摔几跤,摔跤的次数多了,他就懂如何避免摔跤并走好路,最终他是成功了!做生意也是这样,但人生能有几回博,有了几次的失败,就要好好总结!当今是资本年

男人40岁打工还是创业 营销人如何边打工,边创业

系列专题:营销人在路上"边打工,边创业",首要处理的就是工作与创业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不但外面的事业会获得好的发展,对您在单位的工作也会起到不小的促进。边打工边创业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创富潮流。与其他创业方式相比,驱动这股潮

杨石头:40岁开始创业

   09年的2月底,38岁的杨石头离开了奥美,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家名叫“智立方”的品牌战略顾问公司。   “时间到了,不会问天气。” 杨石头本人也承认,冬天创业会比平时更艰难。   杨石头曾经说过:“35岁之前不犹豫,35岁之后不后悔

声明:《男人40岁打工还是创业 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嬗变》为网友向前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