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公元多少年 《中国经济史》 第六章 新朝时期经济(公元9—23年) 五、政
王莽六筦法中,如盐铁酒酤之官卖,名山大泽钱布铜冶之由国营,此等政策在武帝时均已实行。武帝行上述制度,志在增加国库;王莽推行此等制度是根据传统的文化经济思想而来。则确是为了“齐众庶,抑兼并”。后世人以成败论事,认为王莽新朝之政制一无足取,实非公平之论。 即以莽朝六筦之令,其用意亦非全错。如《食货志》所批评的: 羲和置命士督五均六筦,郡有数人,皆用富贾。洛阳薛子仲、张长叔、临淄姓伟等,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藏不实,百姓愈病。 此说意即奉行五均六筦法者不得其人,致生流弊,并非制度本身。此乃改革政制进程中所常有之现象,不能单责王莽。 天凤四年,王莽再下诏重申六筦之令,据《资治通鉴》记述曰: 夫盐,食肴之将。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铁,田农之本。名山大泽,饶衍之藏。五均赊贷,百姓所取平,仰以给赡。钱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豪民富贾,即要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干之。 此诏令明显说出六筦制之用意。以近代人术语言之,这些都是国家社会主义政策之推行。但王莽推行此等政策时,确实有不少流弊。《汉书·王莽传》载:凡执行每一筦,多设科条防御,犯者往往死罪,吏民犯罪者渐多,有纳言①冯常上书谏停止六筦之法,王莽大怒,免冯常之纳言。 地皇二年,群言设计推行六筦之大臣鲁匡使工商穷困,宜杀之以慰人心。王莽以百姓怨恨,遂将鲁匡免职。明年,地皇三年,王莽以天下叛乱,遂下令废除即位以来一切不便于民之规章条例,包括井田、奴婢、山泽六筦的禁令。可见此时王莽已觉悟其所抱负政治理想之推行太急。然正待遣使发令,光武兄弟已起兵,王莽遂覆亡。 其实王莽所推行者,均与社会民生有关。王莽虽志在民生,但慕效古昔近乎迂执。又欲一蹴而就,不思精心密虑,逐渐推行,宜乎其促致早亡也。
更多阅读
魏晋南北朝 《中国经济史》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公元 220—589
1.金银饰物手工制作精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矿银矿亦多。北方的金银矿藏,以山东、陕西、山西为主。如山东的金乡县多山,“所治名金山,凿而得金”①。陕西郑(汉中)“旧有金户千余家”②。《魏书》又载:“长安骊山有银矿,二石
百家讲坛魏晋南北朝史 《中国经济史》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公元 220—589
1.刘宋铸钱刻上年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多有铸造钱币。三国时,曹魏除沿用东汉之五铢钱外,刘蜀与孙吴均曾铸钱。 蜀国铸有“直百五铢”和“直百”两种铜钱。前者铜质差,制作粗劣;后者精细,却不多见。 吴国铸有“
公元前589年 《中国经济史》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公元 220—589
1.东晋赋役繁苛税种多 曹操击败黄巾得降卒30万,继而挟献帝迁都许昌。遂募民大规模屯田于许昌一带,得谷100万斛。其屯田收租之法是,将官田③出租给佃户,如佃户用官牛耕田,则政府分六成,佃户分四成;如自持私牛,则政府与佃户各
百家讲坛魏晋南北朝 《中国经济史》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公元 220—589
1.官营工业机构概况 曹魏时期,政府设置司金中郎将、司金都尉等官职①,以主持政府设立冶铁机构。蜀汉与曹魏相同;孙吴虽无此官职,但亦设置不少冶铸机构于江南各地。 曹魏时,复将盐铁直接由中央控制,由大司农管理,以促使
公元前23年 《中国经济史》 第六章 新朝时期经济(公元9—23年) 四、新
王莽行五均六筦之制。其“五均”一词,源出《乐语》一书,此书为河间献王所传。邓展洛释曰:“天子取诸侯之土,以立五均,则市无二价,四民常均,强者不得不困弱,富者不得要贫,则公家有余,恩及小民矣。”①所以五均有税地之义。因古人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