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日常生活中的迷局:经济学的诡计》
通货膨胀--当钱不值钱了该怎么办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钱毛了"。通货膨胀是如何发生的?在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理财才能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呢?
![第23节:通货膨胀--当钱不值钱了该怎么办](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60148035974.jpeg)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来描述"二战"前德国的通货膨胀情况:某日某妇人推着满满一手推车的钱去买食品,结果一个盗贼趁她不留神,一下抢过手推车,迅速把一车的钱倒在地上,然后玩命地推着车跑了。故事听起来有点可笑,但当通货膨胀的触手无处不在的时候,我们也许就真的笑不出来了。 通货膨胀简单地说就是钱不值钱了。钱怎么会不值钱呢?这还要从货币开始说起。在中国的古代,我们用的是金、银、铜钱,为什么它们可以当钱呢?因为金、银是有价值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银这些金属的开采已经不能跟上人们生活进步的节奏了,而且金、银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让国家做担保,发行一种代表钱的符号出来,就是现在的纸币。举个例子:我有50两白银,在以前可以换50头猪。现在纸币出来了,规定1单位的纸币换1两白银,那么我用50单位纸币也可以换50头猪了。本来按照规定,国家只做50单位的纸币,这样纸币与金、银是对等的,但现在,发行纸币的人对客观情况认识错误,发行了100单位的纸币,但是市场还是那50头猪,那么现在100单位纸币还是只能买到50头猪。50头猪没变,50两白银没变,但是纸币变成了100单位,是不是钱就不值钱了呢?如果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讲,就是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运行客观需要,政府多发纸币致使货币贬值,这种现象就称为通货膨胀。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就是我们常说的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CPI出现大于3%的增幅时,就形成了通货膨胀,而当这一指数增幅大于5%时,则预示着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放眼全球,通货膨胀正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 目前,伴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和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这部分作为资产储备起来的社会财富已经严重缩水了,所以现在相应地发生通货膨胀是必然的。美元贬值和能源价格上涨客观上已经造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又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投资渠道狭窄,被扭曲了的高价格吸引,老百姓只好把存在于银行体系的存款集中投入股市和房市等,并且换手交易频繁,使得股票市场投机严重、房价节节攀升,泡沫程度越来越高。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老百姓的通货膨胀预期,形成了恶性循环。 面对通货膨胀,我们老百姓要如何去应对呢?老百姓是聪明的,他们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钱只有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一起运转才能保值;放家里捂着只有发霉的份儿,连利息都没有,更是不可取。比如:做个小生意,以前是三毛进五毛出,现在通货膨胀了,物价上涨了,那就五毛进八毛出,把通货膨胀的压力转移出去,使我们的劳动价值得以保存;股票、基金、期货,好的时候能赚钱,差的时候血本无归,还是看清楚了再投吧;投资自己,让自己多掌握些谋生的技巧和技能,提升层次,可以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挣更多的钱,也是个很不错的主意。总之,通货膨胀到来的时候,我们只要睁大眼睛,看清楚真相,是能够在危机中自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