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0)

 第10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0)


系列专题:《透析基金的秘密:明明白白买基金》

  图1-7显示的是 2006年以来偏股基金平均仓位的变化。

  图1-7 2006年以来偏股基金平均仓位的变化

  进阶阅读:

  1.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和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

  目前国内的共同基金,可以向全部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的,一般称为公募基金,投资者通常在市面上买到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都属于公募基金。另外有一些投资管理机构,采取私下募集资金或者发行信托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将资金投资于股市等资本市场以获得收益,这类基金被称为私募基金。

  2008年有过投资的人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当年末铺天盖地的股票型基金在接近年终盘点时,“冠军基金”之争,比的是谁亏得少,最后的冠军基金全年净值损失超过30%。

  2008年的私募基金,有很多业绩是超过公募基金这一水平的,还有一些私募基金在2008年年初就解散了,这实际上对其投资人来说是更负责任的做法,毕竟不赚钱也比赔钱好。

  但公募基金并不能想撤就撤,股票基金和绝大多数偏股基金,其在股票仓位上是有下限的,即最低的股票持仓水平不能低于某一值,比如股票基金一般是60%,有的要求更高。

  这就意味着,公募基金很难避免系统性风险。从2008年看,投资者所称的反应迅速、减仓及时的基金,最多也只是将仓位减少到底限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更强调的是基金的相对收益水平,即超越比较基准的回报。

  比如,市场指数下跌了60%,公募基金的跌幅是30%,这只基金就被算作是很好的基金了,超越比较基准30个百分点;同样,如果市场的基准指数上涨了100%,公募基金的净值上涨了90%,虽然这个回报很不错,但相对于比较基准,它是不够的,业绩仍属于比较差的范畴。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方。实际上每一只基金都会在契约里面写上其比较基准,有的可能是90%沪深300指数加上10%的上证国债指数,有的可能更复杂。

  私募基金的操作方法则不同,它们的投资逻辑是紧盯 “绝对回报”,也就是说,你超越多少个百分点的指数都没有用,主要是看有没有正收益,有没有赚到钱。

  大部分私募基金的收费方式也不同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的基金公司收取的是管理费,按日计提。而私募基金虽然也收取较低的管理费,但主要依赖于正收益部分的业绩分成。比如,(私募)基金替你赚到了1 000万元,约定其中的200万元归(私募)基金所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股市每况愈下,私募基金可以清仓,可以全部买债券或者干脆解散,因为没有正收益,管理人也赚不到钱。同样地,在市场高涨到一定程度之后,私募基金也会采取更谨慎的态度,考虑是去追求更高的收益,还是确保现在的收益不会被高点的风险侵蚀掉。

  所以,投资人也很容易在媒体上看到,在上行的市场中,就会有很多报纸、网站在说“公募基金连续多少个月跑赢私募基金”;而当市场回调的时候,同样也会看到报纸、网站在说“本月私募基金跑赢公募基金”;等等。

  基于同样的道理,你很少看到公募基金经理说:6000点了,大家赶紧跑吧;但私募基金经理往往会直言不讳地说:6000点了,我不玩了,回家睡觉吧。而公募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最多只能说:我们短期谨慎,长期仍乐观。因为再怎么说,公募基金都还有60%还在市场里面,不能兑换成现金。

  2.忽略基金言论,盯住基金仓位

  基金公司都有强效的宣传策略和手段,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这些策略和手段的目的都是指向扩大基金的管理资产规模的。

  比如,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基金公司除了大力推债券基金、保本基金等低风险基金产品之外,也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股票基金的稳定规模。而基金经理的发言,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在各种财经论坛上的发言,其实都是经过基金公司稽核合规部门审阅的,以确保这些言论不与相应的管理要求相冲突,也不与基金公司的营销相冲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6675.html

更多阅读

第16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6)

系列专题:《透析基金的秘密:明明白白买基金》  2.创新封闭式基金:不断诱惑你的基金  创新封闭式基金——同样是2007年开始出现的一类产品,对于投资者的冲击远远没有分级基金那么大。不过,这种基金充分利用了人们逐利的心理,因而也具

第15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5)

系列专题:《透析基金的秘密:明明白白买基金》  2009年5月,市场上出现了名为“长盛同庆”的创新可分离交易基金,在发售当天就卖出了146亿元,成为当时的市场热点之一。  在私下里,不少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和记者都感叹:这真是一个“捞钱

第14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4)

系列专题:《透析基金的秘密:明明白白买基金》  一些投资者也许并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盲目相信一些研究所的报告,而不考虑到研究所和基金的真实关系。所以,对于一些新基金的推荐报告,你别太当真。当然,那些用数据说话的榜单,大部分时候还

第13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3)

系列专题:《透析基金的秘密:明明白白买基金》  显然,越是在行情不佳的时候,员工自购数量也越可能大,以此来支持自家公司的发展,加上员工自发的购买基金行为,投资者很难从中获得太多关于基金业绩的信息。  图1-8基金公司员工自购基金铁

第12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2)

系列专题:《透析基金的秘密:明明白白买基金》  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自购不代表基金公司的信心,那基金公司准备赎回自购基金的时候是不是代表市场危险了呢?  让我们来看另外一些数据。2008年第一季度末,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当时基金公

声明:《第10节:看透基金公司的行为(10)》为网友布满荆棘的人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