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他工作一帆风顺。在深圳,他仅怀揣3000元积蓄和一个专利技术成果,一切要从零开始。然而,他义无反顾,毅然决定在改革最前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现在,他的公司年销售额80多亿元。他就是海王集团董事长张思民。
1983年,大学毕业的张思民毕业分配到北京航天部某所从事军需品的开发研究。1986年5月,他调到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部。人生似乎一帆风顺,然而他却不满足。他想干大事!干大事怎么干?在一天早上起床之后,张思民把所有的问题翻来覆去想透了:干大事就要办自己的公司。
再想一想,张思民把干大事的地点选在深圳。“那里改革的大潮正猛,是大展宏图之地。”此时机遇也来了。公司派员赴深投资部工作,积极报名的张思民获得了这个机会。1988年,他携妻子离开北京,来到了深圳,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1989年,张思民辞去了在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深圳投资部的工作,这一年的7月8日,他用个人仅有的3000元积蓄作了投资,在蛇口石云村住宅楼里的三间普通民房里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深圳工贸公司(海王集团前身)。这是深圳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企业刚创办的时候,除了一个专利技术成果,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尽管困难重重,张思民干大事的信念没变过,终于研发成功公司第一个创新科技产品——海洋药物(金牡蛎),生产从牡蛎中提炼的海洋生物保健产品,当年销售额就突破了千万元。1998年,海王集团旗下的“海王生物”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海王的核心产业及相关项目。
对话:深圳创新文化已形成强磁场
记者:特区已成立28周年,很多人讲深圳仍需创业精神。
张思民:对。深圳城市的特征就是创新。特区改革开放的28年就是在创新中不断兴旺发达的过程。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是深圳未来核心竞争力所在。
记者:对深企外迁甚至总部外迁的说法,您怎么看?
张思民:企业的扩张、制造业从高成本区域转移到低成本区域是发展的必然,也是城市竞争力提高的表现。我在深圳总商会负责联系民企,我知道真正主动转移出去的非常之少,总商会上一年的调查显示,外迁民企不及总数的2%.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深圳成长,被深圳的创新文化深深吸引,根和家也都在深圳了,所以,深圳民企转出去的比例特别特别小,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服务型政府等诸多因素和软环境在吸引着企业,已经形成了这种城市创新文化的磁场。本土民企不会离开的。
记者:在创业环境这一块,海王对政府还有哪些要求?
张思民:政府的进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改革创新就是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
深圳市政府很注意在服务企业时与企业的需求紧密配套。应该说,政府的效率是高于企业需求的。当然从服务角度来说,服务是永远落后于需求的。但能紧贴需求,甚至走在前面引导,出台一些企业家不敢想的政策,就已经非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