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消息,今年将对30万人进行创业培训,以帮助创业者提高创业能力。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创业培训的主要形式,传统的课堂式创业培训似乎不能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于是,以提高>创业者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新兴创业培训呈蓬勃发展之势,创业者本身也在――
搭建充电平台增加创业底气 传统创业培训存在四大“软肋” 与日趋高涨的创业热情相比,创业的成功率似乎并不高,于是人们选择参加创业培训,努力提高当“老板”的能力。然而,很多创业者尽管参加了相关的创业培训,还不能成为合格的“老板”。由此可见,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创业培训不能很好地解决创业者能力与经验不足的问题,因为它有四大“软肋”。 “软肋”一:培训规模有限 培训规模有限。现有的培训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推出的培训项目,如上海市劳动部门的政府补贴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培训,以及一些高校开设的创业培训班等,培训的规模比较有限,且培训的项目种类、层次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提高。 “软肋”二: 培训能力不足 相对于职业培训来说,创业培训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等原因,培训能力还稍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现有的培训师资不足,各培训中心的师资力量参次不齐,各家的培训课程设置也有“各自为政”之嫌。 “软肋”三: 培训内容“纸上谈兵” 创业培训不同于其他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培训,参加创业培训的学员是想要解决“如何当老板”这一具体的实践课题,因此,创业培训倘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介绍,学员往往还是只会“纸上谈兵”,真正到了创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感觉手足无措。 “软肋”四: 培训项目缺乏针对性 创业的群体很多,“4050”人员、大学生、“海归”、企业在职人士、科技创业者等等,不同的创业群体自身状况差异很大,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症结”往往各不相同,而目前的创业培训中,除了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项目之外,对于其他的创业群体往往采取“打统仗”的方式,未能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个性化的培训项目也不多。
新兴创业培训重实战
传统的课堂培训存在的问题早已被政府所注意,目前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教育机构也在寻找新的创业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提高创业者的实战能力。 实战演练――― 创业实训 各类创业实训基地正在上海涌现。上海长宁区就业促进中心已在全市选择16家创业实体作为实训基地,这16家基地都是曾经受惠于再就业工程的成功创业实体。准备开业的“准老板”可实际进入企业,跟着已开业成功的创业者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实务运作。创业者可根据自己的创业计划,选择相关行业的实训基地进行一番“演练”。上海市虹口区还出台政策规定,实训基地每带教一名创业实训学员,政府每月给予补贴200元。目前已有30余家单位报名,希望成为实训基地。据了解,目前徐汇等其他区县也都已推出类似的创业实训项目。 拜师学艺――― 与知名企业家结对子 上海市虹口区日前推出了一项名为“知名企业家师带徒”的创业培训方式。该区20家知名企业的企业家招收有志创业者做学徒,帮助有志创业者提升创业能力,定点跟踪指导“准老板”们的创业过程。而“徒弟”则能够直接体验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分享创业的经验。 创业者需学会建立“充电平台” 上海市开业指导中心有关专家认为,参加创业培训是提升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选择合适的创业培训项目是对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充电平台”,利用各类资源为创业做准备,从而成为创业成功者。 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获取有效知识。根据自己目前的职业状况、所在行业、创业计划以及碰到的难题等,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 寻找机会模拟创业过程,积累经验。创业实训基地等都提供了在创业前积累实战经验的渠道。创业者除了参加相关政府机构推出的实训之外,还可以自己寻找机会,比如向同行的“小老板”取经,跟着他们学习经营经验,了解整个经营的流程、状况等,做到开业前心里有数。自学相关的管理、营销课程,修炼内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不足之处拾遗补缺,从报纸、杂志、专业书籍上寻找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
利用网上创业信息,向同行取经。目前在网络上有不少供创业者沟通信息、互相交流的平台,其中更有不少创业者在创业经历中总结出来的第一手“创业宝典”,了解这些知识,初次创业者可以少走弯路。 寻求开业指导服务。目前上海有一支600名专家组成的开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提供开业指导、法律咨询、贷款融资、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咨询指导。在创业过程中碰到问题,也可向专家志愿者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