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必须具有的观念:确信创业中存在固有规律并恪守遵循的观念;实践是创造性能力产生途径的观念;寻找、培育资本之根是获得生存资格的观念;把项目看成是孕育、出生、发育过程的生命体的观念;在投资过程中贯彻>“一切经过实验”的观念;创业活动的“一切”都在运转中实现并完成的观念;体现创业投资规律的观念。
――而“利他”,是超越所有观念之上具有根本意义的观念。 一、利他是利己的前提。 利己,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但是,人生活在群体中,利己的博弈教育人们:单方的利己是行不通的,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于是产生了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 利他是利己的前提。在与社会的关系中,利他与利己,何为目的?何为手段?做企业的人要么是徘徊两者之间游移不定,要么把利他理所当然地看做手段,所有利他的表象都隐藏着利己的真实,决定了利他的行为总是做得不一贯、不彻底。观念上长期困惑,行动上左右摇摆。到底利他是不是企业目的?如果是,那么利他的真实性、合理性究竟在哪里? 二、利他的根据是利己的普遍性。 单个人或团体的利他,是对众人利己的尊重,是对众人利己的认同,是对众人的利己本性的适应。适应利己,是顺应大势中的大势。是把事业的发展扎根在人心,扎根在无限需求之中,从而获得无限成长的空间。所以,利他的真实性,正是人的利己本性,利他的合理性,正是个体对群体的适应。 三、利他是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最高行为准则。 人与社会有着多种关系,最根本的是:适应。这是确凿无疑的结论。哪怕是对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也要适应。道理简单:社会太大,个人太小;社会太久,个人太短。大与久是巨大存在,一点改变也要靠社会自身的力量,数十年才可能显现。这就是适应的理由。 适应什么? 人的利己本性是一切存在的根源,它植根于人的生存本能,它决定了社会的本质是人之间以利益为纽带的关系总和,还决定了要适应的正是这个存在。如何适应?
积极的适应是利他。如何才能利他呢?充实提高自己以能够为他人创造利益,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利益。 创业投资就是实现这种关系的最集中的体现,利他,则理所当然地成为这种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 四、利他是商品经济原则的人性基矗 商品经济的原则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必须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一种利益;为了满足自己的多方面的需要,必须为社会为他人提供一种需要。它规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概括为一句话:利己先利他。这一原则恰恰是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五、利他是实现利己行为的整个过程。 投资者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利己。在这两点之间的一条线是投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能是利他,这是由人与社会的根本关系决定,被商品经济的规则制约,是实现利己的必由之路。在利他的主线两侧并行着两条线,一条是在利他的进程中逐渐实现利他与利己的统一:利他――利己――利他――利己。另一条是在利他进程中完成利己层次的升级:生存――富有――社会责任――价值实现。两条线在终点交会:是高层次的利己与利他的和谐。即自我价值实现与对社会贡献的统一。 六、利他是利己行为方式的最高级。 我把人的利己行为方式归纳为五级。 1.最低级,是“损人不利己”。这种人的利己总是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属“呆傻痴”。 2.低级,是“损人利己”。这种人以侵犯别人利益,来实现自己利益,属“坏人”。 3.中级,是“不损人而利己”。这种人的利己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在人际关系中奉行独立原则,属“老实人”。 4.高级,是“利人又利己”。总是寻找交往关系中的利益共同点,谋求双赢互利,属“精明者”。 5.最高级,是“先利人后利己”。利己不为人所感觉,习惯为他人考虑,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在利益平衡上向别人倾斜,把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看作自己的责任,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是长远、稳定的精神与物质利益的获得者,属“高尚者”。
五种人的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差别是行为方式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前两种,总是事与愿违,无立足之地,最终丧失生存权利。中间一种,是洁身自好,难成大事。后两种必然有作为。聪明的投资者是后两种方式的信奉与实践者。
利他的一贯与彻底是创业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从人的本性和从人与社会根本关系上理解、把握创业的最高层次,是思想水平与认识能力彻底性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