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根子上,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无非就是混个“三饱一倒”,谋生的手段千差万别,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铁碗耐摔,瓷碗细巧,塑料碗不利环保,却占着便宜的好处。饭是不能不吃的,捧哪个饭碗却没个定式,毕竟>是吃饭而不是吃碗;白领也好,蓝领也罢,抑或是穿件没领的老头衫,也无非只是保暖遮羞两个功用。看透了这一层,就少了许多骄矜自大或者妄自菲薄。不过人多半都是兼备惧怕孤独和不甘平庸两大天性的,喜欢在鸡群中做仙鹤状,于是就以各式各样的标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种阶级分层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天性,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乐此不疲。
士农工学商是一种等级划分,可见,生意人在农业社会的地位是在下面的,不过还算差强人意,尚能跻身于上九流之列,比之贩夫走卒娼优之属,还算得上是上等人。在农业社会,做上等人凭的自然不是财富,而是生意人恪守的“道”,比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道”是一种原则,有了原则也就有了取舍,哪些生意是可以做的,哪些生意是不可以做的,哪些钱是应该赚的,哪些钱是不应该赚的,彼此间的取舍,其标尺全在心中的这个“道”。黄宏演过一个小品,讲的就是“修鞋的不卖鞋钉”这个“道”。有了“道”,即使是个修鞋的小生意人,他也就有了正气。
如果只是图个饱暖,大多数生意人早就可以关门歇业了,偏偏越有钱的越闲不下,从心的角度来说,是心无餍足,从物的角度来说,保值增值是资本最大的内在冲动,心与物交相缠缚,无有了期,偶有那清醒的也只是喟叹一声:“为谁辛苦为谁忙?”便又接着忙去了,即使积富至豪如李兆基者,也难脱“挣钱的动力只是虚荣心”的窠臼。
经商坐贾、争名夺利,就得起早睡晚,低三下四。俗语不是说吗?“做买卖如修行。”这话是说做买卖的人,什么样的苦,到时候也要受,什么不耐烦的事情,到时候也要耐烦!不然,你的买卖就做不好。久而久之,自然把性子磨练得很驯服了。这虽然是很平常的一点事,可是如果能够永远维持着这个恒心,使它一直平常下去,这就很不平常了。
有了平常心就有了定力,而有了直心,也就有了智慧。巴菲特在纳斯达克市场如火如荼时坦言“看不懂网络股”,如今当他以50%的回报率面对他的股东时,纳指在腰斩一半后还跌势不止。直心是道场,曾被讥笑为“乡巴佬”的他真正得到了投资的精髓。
最值得称道的生意人当属洛克菲勒家族。不久前,法国《世界报》又为之发了篇专文。老洛克菲勒的父亲是花花公子,母子在羞辱中潜心于宗教。牧师布道时讲的一句箴言,洛克菲勒终生铭记在心:“多挣钱为的是多奉献。”他一生极为俭朴,近乎苦行僧,从童年到去世,没有抽过一支烟,没有喝过一口酒。在实业上取得成功后,他努力实践那句箴言,多方帮助穷人、黑人和为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人士。后来,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亿万富翁,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了慈善和教育事业。他先后建立了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1909年又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洛克菲勒健康和教育基金会,生前的捐款高达5亿美元。他的后代也都恪守“多挣钱为的是多奉献”的家教,成了著名的慈善家。可以说,洛克菲勒及其子孙的个人价值在实业和道德两方面都得到了完美实现。
1985年,香港梁苏记伞厂宣布光荣退休,使其经营陷入困顿的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洋伞的冲击,梁苏记挚爱着手工制伞,宁愿关门歇业也不转产工业化的机器伞,这种“道”令人唏嘘,而其不欠外债、妥贴安置员工的“信”与“义”更是为人称道。由此,我们方知企业除了扩张和破产之外,还有一种诗意与温馨的结束方式。无独有偶,前段时间香港“好世界”酒楼宣布结业,与其它公司结业时频发劳资纠纷的情况不同,这次却出乎常人的意料,人人无不称赞“好世界”酒楼的老板,果然富有人情味,曾为这家酒楼打工的员工,也觉得这是他们的人生福分,更有报纸竟在头版头条用“人间有情”等大字标题高度评价和赞颂了酒楼老板对员工之仁至义尽。
买卖人到了这个境界,真像个修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