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全民投资的地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温州乐清市副市长吴建华用了这样一个词。
据悉,温州现有3000亿元民间资本―――在这个庞大而抽象的数字背后,是温州资本的波涛汹涌。24>岁的温州人李先生,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税务机关,月收入4000元左右。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正准备和亲戚一起投资青海盐田。而这样的故事在温州信手拈来。
温州人的先知先觉,使他们成为中国最有名的富豪团。五个故事:温州人的现在生意经
温州的“第一桶金”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走遍全国的“供销大军”,从外面带回的一张张订单,带动了温州地区制造业的起步,集中在塑料加工、印刷等技术壁垒很低的传统行业上。当时,温州的十大专业市场全国瞩目。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温州以商带工的情况发生了逆转,制造业开始做大做强,商业反过来依附于制造业。”人行温州支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到了这个时候,温州生产什么,温商就在外面卖什么。”
经历国家几次整顿的动荡后,温州制造业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电器、服装、打火机等产业形成规模经济,家庭小作坊逐渐成长为大企业集团,民企“品牌”也开始大放异彩。
同一时期,温州人密布全国的商业网点并未衰落―――在西部城市,总是温州人的商铺让小城镇热闹非凡。温州人的财富,正是以这种并不起眼的方式膨胀起来。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春节前夕,从外地汇回温州的资金就达百亿元之巨。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制造业的扩张碰到了天花板。不少民营企业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传统产业面临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和产业升级的困惑。事实上,是土地的短缺制约着温州工业的发展:温州是中国土地最稀缺的城市之一,人均耕地不足0.3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2004年,温州可供工业用地不足需求量的20%。
传统制造业进入微利时代,让温州主流的企业资本相继进入房地产行业,甚至房地产利润超过了主业。而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眼下,温州人的投资触角开始深入到国家垄断行业:“炒煤”、“炒金银矿”、“炒电”、“炒油井”……
去年,温州市银监分局对辖区内75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温州市面至少有370多亿元资金进行跨区域流动,只有近10%投向房地产业。另在103家企业中,企业资金用于购买房地产的占8.94%,用于外地经营的占6.17%,剩余的84.98%被用作其他用途,“一是跨区域扩张,表现为生产基地的外迁,二是跨行业的扩张,表现为多元化发展。”温州市体改办有关负责人对温州民营企业投资思路的转变作了如上总结。
今年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石油与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和领域。
“过去我们期待对非公经济市场准入的开放,当‘非公经济36条’真的出台了,我们又觉得是不是开放得太快了。”温州某知名民营企业老板坦言,温州人赚钱很讲究抢占先机,而“先机”的闪现往往是在政策之前,温州人一路走到现在,正是抓住了一个个这样的先机。
而在追逐利润的“先机”背后,正是资本流向的“温州逻辑”。
一位投资水电站的老板说出了朴实的判断:“21世纪最缺什么?是土地、矿产、水电,谁先进入谁就赚钱。”
“这些有待开放的领域,正是利润潜藏之地。”温州体改办有关负责人提醒道,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每个行业的开放,温州人总是走在前列。市场缺什么,温州人就做什么,从早年的供销员、小商品生产到现在能源、矿产等垄断行业,莫不如此。
“别人都说温州人精明,我们其实就两手绝招,一是雄厚资金流,二是快捷信息流,这张网络从当年的供销大军就开始建立,别人很难复制。”一位温州生意人不经意间揭示出了温州资本的秘密。
不过,“温州逻辑”未必代表最优,“温州人的经济,是一种基于地缘人缘亲缘来维系的人格化交易方式,温州人大多在内部融资,温州人抱团做生意。”浙江大学史晋川认为,这是一种相对比较封闭的商圈,限制了其大规模引进新资本、新人才,因此只能在各地进行简单复制,或者靠抢占先机取胜。
记者在调查中亦发现,赚了钱的温州人更热衷于投资各种行业,而把大量资金转移到产品升级、技术研发的少之又少。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感叹,浙商的希望应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根精神。对于浙商中的重要代表―――温州商人,从早年的小五金小家电,到现在的水电站煤矿厂,他们正成长为长三角经济圈中草根文化向主流力量进发的新兴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