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如果金融系统的有毒资产不解决,金融机构就会萎缩。银行再萎缩,怎么向企业融资呢?这个是最大的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如果美国的有毒资产最终无法由政府埋单,将会对美国经济形成严重影响。 嘉宾朱民:如果不能解决银行系统的问题,实体经济首先会受到影响。第一个是受到银行融资的影响,第二个更重要的就是信心影响。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像花旗银行这么大的银行,也在急剧缩水。整个规模发生巨大变化,大家都很担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羊群效应。即如果有一个人出现恐慌,所有人都会恐慌,灾难不断放大,并变得不可收拾。这次是全世界的羊群效应,随着全球化传媒透明度的提高,人人都很紧张,企业不投资,企业不再扩大生产,居民不再消费,开始节约,经济活动减少,从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而且,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在往下走,导致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萎缩。它的萎缩有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进一步增加。 2009年9月,距离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已有一年之久。一方面,经济复苏成为各国经济决策的焦点,而全球经济也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另一方面,人们担忧未释放的危机有可能卷土重来,导致经济复苏的嫩芽变黄。
金融危机严惩了曾经被贪婪蒙蔽双眼的世界,复苏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很多人认为,复苏可能只是表面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就表示,IMF仍维持2009年全球经济负增长1?4%的预期。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认为,截至2009年9月,全球银行业还有1?6万亿美元的有毒资产没有剥离。这些有毒资产如同幽灵挥之不去,威胁着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而商业地产和信用卡的风险又兴风作浪,成为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次贷危机开始起,近2000亿美元的恶性房产投资化为灰烬,美联储给金融市场注入数千亿美元的“血液”,同时还启动紧急贷款窗口,为一级交易商信贷打开融资渠道,这是美国自1930年大萧条以来,国家所采取的最积极的财政刺激手段。美国的金融系统是否已经摆脱困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了呢? 嘉宾李?凯勒润美国金融博物馆首席执行官。:美国的银行业正在缓慢地恢复,但是非常缓慢。为什么?政府已经注入了近7亿美元,但这些银行资本还不够,它们的资本结构不够好,而且在许多资产负债表上,还可以看见很多不良的房债,那是很糟糕的。同时也有统计的问题,银行说他们的借贷款有1000万美元,事实上这些贷款可能只值200万美元,这些贷款还没有按照市值来计算,不过他们迟早会承认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人们将会说,哦,我原以为情况正在好转,实际上另外一个鞋子还没有落下来。 嘉宾左小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美国还存在大规模的坏账,按照政府最后的评估至少是在2万亿美元以上,我想应该还不止这些。美国政府有金融稳定方案,即通过政府给私人非银行机构贷款,让它们来收购这些坏账。这个操作还没有大规模地开始。当它要开始收购的时候,我估计美国政府的赤字,或者美联储的货币信贷可能还要大幅增加。
更多阅读
第6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6)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对于美国金融系统的企稳,究竟有何判断依据?经济学家许小年分析认为,金融体系恢复正常功能,起码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资产价格跌到底,投资者在确认到“底”之后,才敢放心买入,反弹才具可持
第5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如果金融系统的有毒资产不解决,金融机构就会萎缩。银行再萎缩,怎么向企业融资呢?这个是最大的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如果美国的有毒
第4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有了示范效果,东欧国家、苏联等都跟进了。于是,原本世界上另外一半的计划经济也逐渐向市场经济方面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是人类历史上全球化速度最
第3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秀云:次级贷款实际上本身并不大,但是投资银行做了杠杆,雷曼兄弟把1亿美元做成60亿美元,甚至更多。在美国,大部分投资银行的杠杆率为30∶1,雷曼兄弟达到了60∶1,房利美和房地美达到了10
第2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次级贷款行业”这个曾经可以点石成金的名词,掠去浮华和疯狂,只剩下苍白而滑稽的结局——原来,它除了制造“无中生有”,竟是一无是处。 嘉宾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