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老百姓:咱幸福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里,医和药是一体的,医生在提供医药服务的时候,主要的时间、劳务和技术都是通过比较客观的一些标准,在劳务补偿上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药品的收入占了小部分。

  中国正好是反过来的,我们把医生劳务这一块管制得比较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去购买的所有材料、医生的工资、医生再教育等的费用都在不断提高。此时,医院要正常经营和发展,就需要提高医院收入。国家恰好开了政策上的口子——药品放开,医院就自然地通过卖药来获得必要的收入。

  以药养医是一个政策性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探索一条机制,调动医生的积极性。

  这一点在医改方案里也明确写出来了,医疗服务价格行政机制应该在未来的工作当中探索,尤其是在地方的探索模式当中我们可能获得一些成功经验。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再逐步推广。过去我们中国的监管,就人员上看,监管力度都不比其他国家差,为什么我们出的问题还那么多呢?是因为在机制与激励上。医生和病人之间冲突比较大,就是因为医生劳务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新医改主要解决两大问题——看病贵与看病难。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推出基本药物制度、探索医疗服务价格行政机制、“医保付大头,个人付小头”等都是解决看病贵问题。但是,解决了“看病贵”问题,如果资源不够充足,可能会加剧“看病难”问题。2009年,陕西神木县打出 “全民免费医疗”的牌子,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及时搭上这辆顺风车。一旦医疗服务成为公共产品,人们往往会一哄而上争夺公共资源,甚至出现“占座”现象,这一方面导致公共资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又浪费了公共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也刻不容缓。

 第38节:老百姓:咱幸福吗(4)
  嘉宾刘国恩:第一,对现有的公立医院,我们如何能够让它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向社会资源融资的构想,这也在医改方案里得到了鼓励,这是公立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二,医院管理团队对资源的管理更为负责。所以资源的经营要更多地通过市场的游戏规则来评判,管得不好,就可能失去管理它的资格,这是资源经营的市场化。第三,管理团队要充分拥有一个独立、有效灵活的决策机制,要求智力结构越来越独立或者法人化。

  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不仅需要质上的提高,也需要量上的积累。浩浩荡荡的民进资本不可小觑。在此次医改中,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也得到鼓励,甚至一部分公立医院也可能改制成民营医院。

  嘉宾刘国恩:这次医改里面特别强调,要给民营的机构提供同样的医保、科研立项和医生技术职称解决的平台。一旦有了正常的平台,一个抱养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有同样成长的空间,抱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都会健康成长。如果对抱养的孩子没有正常的培养,杀人放火是很正常的。我们看到的结果是私立医院老是做非法行为,因为他正常生长不了,只能在夹缝中生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3676.html

更多阅读

第43节:老百姓:咱幸福吗(9)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性别比例失调也是当前人口国情一块明显的伤疤。中国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出生性别比还是正常的,但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已经达到11∶7。而在海南、广东和湖北,男女比例失衡已经

第39节:老百姓:咱幸福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振兴医疗市场,扩大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才能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老百姓过去被束缚的医疗需求也会释放出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对中国的医疗提出

第38节:老百姓:咱幸福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里,医和药是一体的,医生在提供医药服务的时候,主要的时间、劳务和技术都是通过比较客观的一些标准,在劳务补偿上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药品的收入占了小部分。  

第37节:老百姓:咱幸福吗(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基本药物制度是解决“看病贵”危机的第一道安全阀。滥用药物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很大问题,而基本药物制度可以给老百姓吃定心丸,告诉他们哪些药物是质量合格、对症治病的。药品有得用,

第38节:成功沟通“三步法”(2)

系列专题:《关系决定命运:不抱怨的世界2》  第二步:REPLAY(重述)。另外一个人认真倾听,不做任何评价。当说话人陈述完毕,收听者再向他解释并复述刚才听到的话,检查自己是否完全明了。例如:“我刚才听你说,你希望我们能多花点时间呆在一起,不

声明:《第38节:老百姓:咱幸福吗(4)》为网友千纸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