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香港大学从建立之初就是一所国际化的大学,现在更是吸引了全球的优秀人才。在师资上,港大实行国际化招聘,任教的老师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并取得了博士学位,而其中50%是外籍教师。港大的学生则来自50多个国家,每年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通过“香港大学世界联系网”计划,以交换生身份前往世界各地超过80个以上学府,进行最少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其中包括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柏克莱分校及麻省理工学院等。同时,港大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大学建立了学分互认制度,与全球30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教研合作。 港校的国际化无疑是内地学生选择港校的理由之一。而香港大学独特的全人教育理念,是吸引内地学生的又一大原因。 全人教育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帮助学生得到健全均衡的发展。其中,以“通识”为目的的灵活学分制,规定基础课程的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得超过70%,鼓励学生按兴趣选择选修课程,包括与社会名流面对面交流等,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多种机会,培养他们高于书本的见识。港大全人教育另一大特点是独特的宿舍文化。港大的学生宿舍叫做舍堂。舍堂是一种学生团体,具有决定是否接收学生入住宿舍的权利。舍堂教育首先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来自全球各国的学生交流共处,成为港大学生的必修课。 香港的高校都是“宽进严出”,对于不合格的学生,他们会劝退。对于毕业生,会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尤其是技能方面的培训,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社会。近几年,香港大学在香港地区雇主对学生的评价调查中,一直是满意度最高的,这也提升了内地学生对于港大的信心。 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到香港高校读书毕业后是否能找到工作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问题。目前,香港高校的内地毕业生出路呈多元化趋势。约半数学生会选择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如香港城市大学总结过去几年的数据,46%的内地毕业生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博,约51%的毕业生留港工作,3%返回内地。而香港浸会大学2007年的内地毕业生出路为:15?2%到海外升学,17?4%在内地就业,32?6%在香港升学,34?8%在香港就业。
![第60节:中国的软实力(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95695106336.jpeg)
嘉宾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实际上大学里面两个教育应该是一种结合,越是精英教育的学校,越是非功利化。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可以让你今后适合更多的岗位,这就是一个跨专业就业。现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还有一个指标,有多少学生是专业对口的就业,就是认为专业越对口,教育资源越是得到充分的利用,但这是错误的。真正的大学越来越多的是宽口进,包括像耶鲁大学,学生进学校的时候都不分专业,还有很多学校一到三年级都不分专业,到了大学四年级才分。 嘉宾黄依倩:我觉得香港大学的毕业生有比较强的优势,就是学生思想比较开放,觉得做什么行业都可以,所以他们比较早地就可以定出自己的一些兴趣,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我觉得是以兴趣为导向来鼓励学生,这是他们比较成功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