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首要条件是“赚钱激情”——这件事如果不做,你会很不甘心。像微软的比尔·盖茨,Oracle的埃里森,他们的成功都源于一种理想—一种软件创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了他们的目标专一,甚至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行业。
4月9日晚,程序员出身的王志东刚刚走下南京大学商学院的讲台,便被数百名大学生团团包围,即兴答话和签字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从九十年代初蜚声海内外的中文之星、RichWin,到全球最大的华人门户网站,再到新一代的协同应用平台软件,王志东在大学生眼里是位创业英雄。
王此次赴宁的“主业”,是以点击科技总裁的身份与其在南京的合作伙伴南京邦基签约。但当地媒体的紧追不舍和大学生们的热情(这一切当然都与其前新浪总裁的“出身”有关),却让他在两天多的时间里接受了四波媒体专访,外加一次演讲和电视台的一档“对话”节目。而他在这些公众场合表达的主题也只有一个:创业。 听过王志东演讲的一位MBA评价,当下中国的企业家中比王志东有名有钱的你可以随口说出几个来,但有资格与王志东比拼“创业史”的还真不好找。王的“三度创业三度辉煌”,已经成就了IT创业史上的一个传奇,一段佳话。
王志东回顾,上世纪IT产业三项最重要的技术(PC、以Windows为标记的图形化界面、互联网),被自己“赶上了”两个。起初是“陆续推出了3个中文平台”,进入90年代又“非常有幸首先接触了互联网”,均获成功。但他认为,即便是把新浪带到了纳斯达克的第二次创业,也只能算是他创业路上的“毕业实习”,2001年开始的点击科技的创业才是“真正毕业”后的行为。“四通利方、新浪的创业是摸石头过河的感觉,点击科技的创业有了本质的改变,因为该经过的都经过了,该学的都学了,该交的学费也交了,这次就有了更多的理性和规划。”点击科技这三年的发展基本是按照计划来的,“创业半天,反倒搞成计划经济了”。 他对三次创业的主要作品—中文平台、门户网站、“竞开协同之星”软件作了对比:“中文平台毕竟是个阶段性的东西”,“门户网站赶上了世界潮流,但还是面向华人市场,商业模式也基本是克隆了Yahoo!、AOL的东西”,相比之下,“竞开协同之星”是真正创新和国际化的:“你看不到有任何英文的产品与我们的一样,我们现在一个压力就是尽快出英文版,这种体验是从来没有过的。以前是有了英文版后一定要做中文版,现在是先有了中文版,很多人强烈要求英文版。”
点击科技的成功还得益于“1个规划,6项指标”。1个规划即公司发展7年规划。“从2001到2008,正好是奥运会”,届时要完成产品线制定、融资、大批量产出、超级发展等几个大的阶段,“进入第一方队,进军国际市场”。为什么需要7年?“时间短了易导致短期行为,时间长了又难有耐心”。 6项指标衡量创业条件是否具备,包括:对确定的业务是不是有足够的创业激情与信心;相关技术与市场是不是基本成熟了;能不能充分地利用原有的资源,“最好能把我出道十几年的经验都用上”;项目有没有足够的难度,以便“把后来者挡在门外,也让自己更难退出”;有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等。
面对大学生,王志东说得最多的是创业激情和软件情结。“创业的首要条件是‘创业激情’——这件事如果不做,你会很不甘心”。像微软的比尔·盖茨,Oracle的埃里森,他们的成功都源于一种理想,一种软件创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了他们的目标专一,他们不会去做房地产,去做保健品,甚至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个行业,其他的诱惑都不值得一提。 在回答“离开新浪会不会‘受伤’”的问题时,王志东用自己对软件的“偏好”与大学生们绕了个圈:上大学时我就是个软件迷,1992年先后担纲了BDWin、中文之星、RichWin等中文平台的开发人与总设计师,后来四通利方转成新浪,我的初衷也是走软件与网络结合之路,当新浪发展成门户网站时曾遗憾“做软件的愿望无法实现”,所以在2001年离开新浪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不是“受伤”,而是:“不会吧,我终于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