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生迷途导航书:与自己的生命对话》
一反我们薄弱的道德文化传统,此处强调喜悦和自我,并非自私的行为。斯蒂尔(Douglas Steere)常喜欢这么说,远古时人类提问“我是谁”,不可避免会引来同样重要的“我是谁的”这个问题——因为自我无法独存于关系之外。因此,我们必须探问这个关于自我的问题,并且尽可能坦诚地回答,不管结果终会如何。唯有如此,才能发现我们生命的归属。 当我渐渐认知到真我的种子早在我出生之时即已播下,我对自己赖以生长的这个生态系统也懂得越来越多——在这个往来互动的网络中,我受召来此与每一种生灵唱和地、负责任地、和乐地共同生存。只有当我了解种子和生态、自我和团体,我才能够体现爱我的邻人和爱我自己的圣诫。 朝向黑暗之旅
![如今的我们 第13节:第二章 如今我成了自己(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90470832054.jpeg)
大部分的人长途跋涉,穿过荒烟蔓草,才逐渐体会到自我跟志向的感觉。这趟旅程跟观光业贩卖的自由自在“旅游套装行程”可是一点都不像。 在这个生命的旅途中,艰辛并不被看做是突发意外,而是旅程的一部分。险恶的环境、恶劣的天气、不小心跌倒了,或是迷失了方向——此类挑战多半不在我们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因此可以卸去本我握有主控权的幻象,留出空间,让真我浮现。如此,旅行者也才有机会发现他/她寻觅的方向。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之后,错觉的迷雾散去,一天醒来,我们会发现目的地就在这里,就在当下——在旅程的每一个段落,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地各处,目的地就深藏在我们心中。 不过,在我们到达这个光明万丈的中心之前,黑暗是必经的过程。黑暗并非故事之全部,但它却经常被略过不提。好不容易逃离黑暗,迈向光明,我们总忍不住要告诉人家我们的信心未曾动摇,不愿承认也曾有在恐惧中畏缩不前的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