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不要把原因和现象弄混(1)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不要把原因和现象弄混
以我的经验来看,通常五成以上的肥胖原因只有一个,可能你会觉得原因很多,可那只不过是一个原因以不同形态出现而已。抓不住原因和现象区别的人,就会说“问题太多,没办法解决”。而且,针对现象一个一个解决还是没有办法。不找到原因是绝对解决不了问题的。 在日本,QC(质量管理)、TQC(综合质量管理)、ZD(零缺陷)运动、或者VA(价值分析)/VE(价值工程学)盛行的时候,缺陷产品出现的原因会追溯到上游,找到源头、消除缺陷产品,就会干净利落地解决问题。 例如,某个工厂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无论检查多么严格,都会有5%的缺陷产品出现。彻底调查原因就会发现,是生产线上方有一个排气口,从那里有灰尘落下,因此把排气口移到别的地方就简单地解决了问题。 像这样,原因一般都集中在一点上,而现象却辐射在各个方面,不使用PSA,就会弄错现象和原因,最终拿出的解决对策却针对错误的目标。 这也就是把现象当成原因,针对现象实施对症疗法,但是如果不修正原因,问题又会以别的形式出现,对此又实施对症疗法。这样下去就会陷入无止境重复弄错对象的对症疗法的窘境里,只是增加成本罢了。 例如,销售人员缺乏干劲、产品卖不出去这个问题,这时候针对这种典型现象的对症疗法就是总经理到各分店、营业所去鼓励销售人员。大家团团围坐,一起喝酒,说出憋在心里的话后,销售员都情绪高涨了,总经理就会高兴地想:有干劲了啊。然而总经理拜访完所有的分店、营业所后,营业额还是不断下降。期间开始有人提出,销售人员缺乏干劲的原因在于实行的是固定工资,无论你再怎么工作,也没有奖金。“明白了,那营业额多的销售人员奖金加倍!”于是乎,总经理就制定出激励制度。即使这样,营业额还是不断下降。然后,又有人说:“实际上,激励制度下,由于胜者和败者的差别过大,败者就完全丧失掉干劲。”“这可不好,下次大家奖金都加倍”,又回到了固定工资的模式。可是,营业额还是持续下降。此时,又再提出激励制度。可是,无论怎么改变,结果都没有差别,那些有能力的销售人员都辞职了。但是,和销售人员同行时你会发现,他们车的后备箱里都有高尔夫球包,增加的工资都转化成了打高尔夫球的费用、练习场地的费用或是俱乐部的费用。 针对现象多次实行对症疗法的公司全都如此。针对被说成是那个时期经常出现的最大问题的现象制定对策,只会增加成本,其结果毫无成效。
更多阅读
第30节:不要把原因和现象弄混(3)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接下来用具体的汽车销售来说明一下。在汽车的销售上,无论哪家公司,卖得好的人一个月卖8~9台,卖得不好的人卖0台,平均卖4台左右。那么,卖得好的人和卖得不好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优劣之分呢?
第29节:不要把原因和现象弄混(2)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可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营业额下降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最多两个。用PSA探寻原因的话,就会发现几乎都是同一问题出现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刚才提到的公司,制造部门拼命工作,两年间已经更新了4次
第14节:迅速理解PSA的“三个原则”(3)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1?3?3PSA的原则3:不要把原因和现象弄混 以我的经验来看,通常五成以上的肥胖原因只有一个,可能你会觉得原因很多,可那只不过是一个原因以不同形态出现而已。抓不住原因和现象区别的人,就
第18节: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
系列专题:《创造100分人生的秘密:倾听》 4 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问题 你又好心做了坏事吗?又是否经常把别人的问题变成自己的难题呢? 人类有一种既奇特又有趣的矛盾思维,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情况,既害怕别人多事干涉我们的问
第19节:不要盲目跟从他人--思考力(1)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9.不要盲目跟从他人--思考力 在生活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经常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有时候,当你的观点与其他人不同时,即使自己坚信是对的,有时也会迫于众人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