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20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扮好舞台上的"捧哏" 与那些羞怯、腼腆的年轻人相比,还有很多的年轻人,过于"开朗"、过于爱表现自己。虽然他们结识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却不愿意与他们交往,因为在任何时候,他们都不顾及场合和他人的感受,喧宾夺主。对于不爱说话的人,人们觉得他沉闷、无趣;而那些喜欢抢人风头的人,人们又觉得他讨厌、不识趣。 几个多年未见面的老同学相聚,他们都彼此盼望了很久。结果其中一位带了他热情开朗的妹妹一起来。这位朋友的妹妹性格十分开朗,在一开始就独领风骚,滔滔不绝,一个接一个地说自己认为好笑的、有趣的事情。出于礼貌,那几个同学都沉默地听着,偶尔尴尬地对视一眼。 就这样,他们分手的时候,那个朋友的妹妹站在台阶上高兴地跟他们说再见。她觉得自己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夜晚,认识了哥哥的朋友们,还进行了一次快乐的谈话。而那几个分别多年的老同学却对各自的现状一无所知,心里都埋怨这个开朗得过分的女孩。 在社交场合,经常有这样一些人,人们对他们大伤脑筋。他们大大咧咧,说起话来很唠叨,总是喜欢表现自己。比如那些每次到KTV唱歌时拿着麦克风不肯松手,毫不给别人机会的人就不受人欢迎。别人不仅认为这个人没有礼貌,更是觉得他没有修养、自私。 恰当地表现自己,能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有利于扩大自己的社交面,但是表现过度,则起到反作用。我们经常看到电视上某位主持人和嘉宾一起做节目,如果总是主持人在说,而嘉宾一直礼貌地站在旁边,我们就会厌恶这个主持人话太多。该说的人没说,不该说的人说太多。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角色定位,在人生的舞台上,你不可能每次都唱主角,你总有做配角的时候。
![第21节:扮好舞台上的‘捧哏‘(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85537574201.jpeg)
这有点像相声里面的"捧哏"和"逗哏"。既然你站在了"捧哏"的位置,就要做好"逗哏"的陪衬。如果你总想着如何去"逗人",自己抢镜头,那一切都乱了套,下次可能你连做"捧哏"的机会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