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已经出局了,江南春便是下一个要被“谋杀”的对象。因为他的脱稿演讲已经在校园里被传得神乎其神。
被钱海刺醒的江南春,开始在学校后门的小饭馆里,逐个请各系的学生会主席吃饭,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当他站在决赛的演讲台上时,他的“施政纲要”已经融合了各系的主张。结果,在全部169张选票中,江南春得了162票,毫无悬念地当选师大新一届学生会主席。 这就是江南春,因为害怕登上演讲台会大脑“短路”,他把演讲稿足足背了几百遍;因为害怕同学提问让自己措手不及,他悄悄准备了各种问题的答案,并“埋伏”好同学去诘难对手;因为害怕被联手“谋杀”,他懂得了什么是“合纵联横”…… 他发现自己天生就“胆小而谨慎”:为了一个目标,总是把每个环节准备得万无一失。正是这种行事风格,在江南春日后的创业中,尽管小困难不断,但从来没有真正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这一年,江南春刚刚18岁。 学生会主席是个虚名,但如何还清请人吃饭欠下的160元钱的问题却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由于家境并不宽裕,江南春进入大学后便靠做家庭教师来养活自己。这笔钱,相当于当时他两个月的生活费。 师大勤工俭学的信息一直都是通过学生会向外公布。这天,江南春看到一个新信息,一家广告公司要在师大招聘业务员,底薪300元加提成。正为钱苦恼的江南春进行了唯一一次“以权谋私”,他没把这个消息贴出去,而是一个人应聘去了。由于没有竞争对手,应聘自然相当顺利。 江南春的确是个干广告的料,他勤快,而且心态平和、积极。江南春一次清晨就出发,骑自行车5个小时来到一家公司,结果被对方几分钟就打发走了。回到学校,已经是星辰满天,他匆匆吃过晚饭,又高高兴兴直奔舞厅而去,心里竟然毫无挫折感。 江南春不仅能拉来广告,写诗练就的想象力还能让他为广告主带去最宝贵的文案创意。第一年,江南春挣了5万元的佣金。到大学将要毕业的那年,他竟然有了50万元的积蓄。他用上了价值4万多元的手提电话,往返校园总是出租车来去;他每到一处,总有女生远远地就兴奋地相互指点——
“看,他就是江南春!” 苦心写诗无人知,一朝经商全校闻。写诗,对于江南春已经是遥远的过去;而深藏体内的商业天赋,开始拖着江南春,在一个全新的方向上飞奔。 寻找“法拉利”的日子 在遇到第一个大的挫折前,江南春在广告之路上,足足快乐地摇滚了10年。 1994年,打工3年,手握大批忠诚客户的江南春自立门户,成立了永怡传播公司。1996年,人缘极好的江南春结识了IDG集团的朋友,成为这家全球最大的IT传媒集团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IDG在中国投资了很多个IT媒体,永怡传播就负责代理它们上海的广告。 背靠IDG这棵大树,永怡的销售收入年年翻着跟斗往上涨,很快就发展成为上海滩IT界最大的广告代理商。1998年,永怡便垄断了上海IT广告市场的95%,到2000年时,销售收入达1亿多元。 他不仅帮客户安排媒体,还介入他们的营销策划,提供广告创意。江南春在华东IT业的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有谁想做广告,总有人告诉他:“去找江南春!” 他那时有两个口头禅。一是“赢怕了”。每次参加广告竞标,无一例外总是胜出,孤独求败,乏味无比;二是“账号满了”。对数额几十上百万元的广告费,江南春总是告诉客户:“赶快打钱过来哦,我们账号满了,再不打,要封账号了。” 可就在江南春最踌躇满志的时候,寒流来了。2000年下半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风险投资商们纷纷勒紧了钱袋,潇洒“烧钱”的各大IT网站一下子断了资金来源,永怡的广告收入顿时萎缩了大半。 互联网热潮退去了,可永怡却无处可退。公司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各种费用居高不下。到2001年底,尽管公司勉强维持了下来,但江南春已经身心俱疲。 愁苦之中,江南春和陈天桥聚在一起吃饭。陈天桥曾是江南春的客户,后来变成朋友。2000年时,陈天桥经营一家小网站,靠让网友领养一只名叫史丹莫的虚拟宠物狗赚人气,要做广告,就认识了江南春。“如今,你网站的日子也不好过吧!”江南春问陈天桥。
“转向了。现在做网络游戏,火着呢!”原来,几个月不见,陈天桥从网络游戏中发现了商机,代理韩国的“传奇”,同时在线的人数已经高达11万,每月营业收入2000多万元。 听闻之下,江南春受刺激不小。他不记得是怎样吃完了那顿饭,只有当晚回家后,在日记本上写下的这段文字,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感受—— “人生就像赶路,途中看到有一辆很大的巴士,上面有很多人,想必是个不错的行业,我也冲了上去。凭着年轻力壮,我把不少人挤到了一边,终于抢到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从此,江湖上有了我的名号,行业中有了我的地位。可陈天桥却没有挤上这辆大巴,他继续往前走,很快发现一辆紫色的敞篷法拉利停在路边。他拉开车门,一踩油门便绝尘而去。” 辛辛苦苦做了10年广告代理,江南春猛然发现自己还呆在一个慢腾腾的公共汽车上,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汗流浃背地挣点苦力钱;而陈天桥一年不到,却拥有了自己的“法拉利”。其中的区别,就是商业模式的不同。江南春开始认识到,“只有发掘别人没发现的商业模式,才能挣大钱!” 看到陈天桥做网络游戏很赚钱,江南春当即决定如法炮制。他找来几个做互联网的朋友,给他们投资500万元,也让他们去买一个游戏来代理。6个月后,市场上还没见任何动静,钱已经花得干干净净。 慢慢地,江南春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他终于明白,自己只有在熟悉的广告领域才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个“不熟不做”的道理,是江南春花了500万元后买来的唯一的东西。 分众时代 在江南春四处寻找“法拉利”的时候,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广告业,已经悄悄经历了三个时代。 1980~1989年是第一个时代。中国经济尚处在商品短缺的卖方市场,各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根本没有做广告的意识。此时,只要有企业投放广告,便能产生奇效。太阳神口服液的成功,便是一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