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全: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四)



    张宝全觉得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种感应,虽然很难说出来,但这种趋向却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很多地产商觉得开发楼盘就需要炒作概念,张宝全觉得虽然不反对,但是他认为“概念是功能,更关注一种使用,功能的东西永远是短期的、不能持久,而观念则不一样,观念是路途的指引,是长期的,因此需要在观念上改变人们”。

    “真正好的文化是雅俗共赏的东西,就像电影《红高梁》,无论在中西方它的票房都很高,它用生命的张力和魅力来表现对生命的一种赞扬。”

    “追求概念永远是不会长久的,虽然我造的房子不是最多的,但我会一如既往的贯彻我的主张。”

    文化商人篇

    从事影视文化事业是张宝全不懈的追求。如今他投巨资打造EVD 产业链,是因为EVD 不但是他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且一定会成就他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影视地产。

 张宝全: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四)

    做EVD 是回归文化本位 文化产业是他的追求

    “走在前面的羊可能最先遇到狼, 但肯定也最先吃到草。”

    做事业,必须超前起步并能合理规避风险,张宝全旗帜鲜明要当走在前面的羊。至于怎样预测哪里有草,怎样回避狼,张宝全自有一套说词,这个说词在他做过的每一件大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成就EVD 的宏伟梦想之时。

   艺术家灵敏聪慧的天赋,总是使张宝全准确预测未来,在“众人皆睡”的时候先人一步抢占产业先机。

    2004 年,在房地产行业依然坚挺、众多企业赚得盆满钵溢的时候,张宝全激流分身, 闪电移情EVD:听EVD 标准的研发者阜国数字技术公司总裁郝杰介绍了不到10 分钟就拍板同意合作,迅速投资2 亿元注册成立了今典环球数字技术公司,又宣布和另一家企业再投30 亿元启动20 万家EVD数字影院,稍后又有消息说,今典集团正涉足一笔EVD 投资“大单”的秘密谈判……

    军人出身,炼就了他雷厉风行,做事迅猛的个性,一但出手便如同大手笔水墨画,挥挥洒洒轰轰烈烈。但是,如果只有闯劲儿,没有理性的指引,就是蛮干。30 亿、20 万,决非小打小闹的数字,张宝全何来如此勇气一掷千金? “豪赌”是众多媒体评价这件事时用滥了的一个词,而张宝全却不这么认为:“有人说我投资EVD 是一种赌博,但我敢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清楚EVD 的前景,因为我投资的是标准。”标准成就未来,虽然那时候,EVD 还是金藏沙中,不为人知:“签约之前,我上网一搜,上面全在说EVD 的坏话,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签了。为什么?我有我的判断。”

    看来,张宝全投资EVD 不是一时的兴趣,不是“钱多就搞多元化”的赌博,而是基于对EVD 的了解和由此生成的信心。在动如脱兔的背后,他沉静了漫长的5 年:早在2000 年,他就有过做网络数字院线的尝试,而EVD 技术把做网络数字电影遇到的问题全部解决了。这些技术上真刀真枪的硬家伙,使张宝全移情EVD 有了充分的理由——闪电行动之前,有多少漫长的尝试过程和冷静的思考!“2000 年,我们企业战略中有一个预测。在5 年内,信息文化产业将代替房地产成为国民生产的支柱,而我们的优势也是信息文化产业。”

    一个EVD 标准,不但打通了他的数字影院帝国之路,更激活了他产业报国的夙愿,这一切,使他不管风吹浪打,火速出击EVD。是艺术家的敏感使他超前于别人慧眼识金;对EVD 的深入了解使他在竞争对手的激烈打压和曾经不良的产业环境之下坚定信心、奔走呼号,顺利地度过了波谷时期,争得了EVD 国家标准的地位。艺术需要幻想,但商人不能幻想“艺术需要幻想,但商人不能幻想,要脚踏实地去做事情。”电影、文化事业是张宝全从未放弃的内心梦想,但经营EVD 事业,他谈到必须要建立合适的商业模式。在成为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之后,现在的张宝全仍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EVD 上,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数字影院建立起来。“终端为王,关键是要迅速抢占终端。”他采取自己投资和民间加盟的两种手段,初期的加盟费很低;除此之外,准备利用小区VOD 的在线点播和家庭租赁两大渠道推广EVD。

    张宝全懂得利用一切资源呼风唤雨,造就天时地利以成就EVD 产业大厦。雄厚的房产优势让他背靠大树好乘凉:房地产,是他规避风险的有利条件;“风险来源于大量现金投入,若不用现金投入,风险就小。我用生产资料做投入,投资效率最高,风险最低。”

    目前,EVD 经过了低谷渐入佳境,张宝全依然保持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亭信步”的气度和胸怀,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对于EVD 的未来,他似乎早已胜券在握:“十年后,EVD 可能会做得比我的地产还大,但EVD 又一定会成就我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影院地产”。他要像麦当劳一样,把电影快餐送到社区、军队和学校。也难怪麦当劳的创始人在美国哈佛演讲时说自己不是卖汉堡的,而是做房地产的。

    张宝全语录

    ● 往哪里去是因为你从哪里来。

    ● 时尚永远是短期的,是一种概念,是不会长久的,而我所追求的是一种长期根植在人们内心的东西。真正的文化是雅俗共赏的东西。

    ● 建筑是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一个容器,文化地产商的价值就是寻找人们对于建筑中最想要的东西,让人们回到“自然自在”的生存状态。

    ● 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一个精神空虚,毫无个性,毫无魅力的民族,只有自信才可能美丽。自然自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简单而不是简陋,有着独特的体验和感觉记忆,会让你愉悦。

    ● 其实比我有钱的人多了,别人凭什么尊重你,因为你有着文化影响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文化上的自信,就好像是用你们的作品去让人承认你的价值,表达你的自信一样。

    ● 走在前面的羊可能最先遇到狼, 但也最先吃到草。

    ● 艺术需要幻想,但商人不能幻想,要脚踏实地去做事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2635.html

更多阅读

宝洁:“在家上班”的新福利时代(1)

休息,似乎是公司管理中最为敏感的一对字眼。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说:“即使是最宽宏大量的老板也会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需要员工自己去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2007年9月,宝洁中国From EMKT.com.cn推出了一项新规定:

张宝全:“军”商的艺术

张宝全:北京今典集团董事长1976年入伍,当过战地记者和猫耳洞作家。1992年投身商海,在地产项目和开发与经营上不断取得成功,在房地产界享有盛名。他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也得到各界的广泛称赞。2001年,

张宝全:地产、电影混搭高手

 他到底是地产大亨,还是电影大亨?是一个商人,还是文艺中年?   在地产江湖沉默几年后,张宝全突然重装上阵,逆市扩张,以三亚为起点,从南到北,掀起了创新模式的红树林“酒店风暴”。  相关链接:  张宝全42亿打造北方亚龙湾密谋度假地

张宝全:我的成功未定式

一个男人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镇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中又添了一个小生命,他的身份是家中排行第四,父母给他取了个有着当时那个年代烙印的名字,叫张宝全。然而在兄弟姊妹中他的表现并不出众,甚至年幼时体弱多病,因此得到了父母的更多关

黄滨:弱势企业的生存之道(四)

黄滨 说: 讲起来基本上这么一些内容,说到根子上,内心深处要给自己考验一下,做人不要太贪,做生意不要太贪,开始不要想到面面俱到,开始的时候要集中精力,把精力集中在资源该集中的地方强力突破,不是你认为的集中就是集中,你一定要站在消费者、

声明:《张宝全:需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四)》为网友致命迷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