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庆的金融家族传奇:缘系香港(二)



 信不信由你

  1997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泰币一度贬值40%,当时的贷款客户大部分都涉及到外币业务,盘古银行的坏账和不良资产大大增加,整个家族的生意陷入了困境。"那时候很多人卖了房子,带着钱跑到国外去,想要避过这场风波。"回想当年,陈有庆大赞自己掌管盘古银行业务的侄子陈智深做得不容易。

  就在别人纷纷卖房套现时,陈有庆却做了件似乎很没有金融家头脑的事情--他把自己位于香港跑马地的旧宅重新翻建成了一幢8层住宅,还把两个儿子叫来,每人分了两层,全家搬到了一起。"我要给儿女们奠定心理基础。"陈有庆说。他始终对香港回归后的经济走势有信心,而历史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传承信用

  讲到在银行业上的成功,陈有庆家族代代相传的信条就是诚信和信誉,一个"信"字,撑起了他的家族事业。

  直到今天,泰国人还认为陈氏家族曾对泰国的金融和经济有推动作用,这一切都始于陈弼臣当年的一个大胆举措。

  1953年,陈弼臣担任盘古银行董事、总裁。当时泰国的银行业基本都被外资银行垄断,这些外资银行占据了泰国金融界的主要市场之后,开始对贷款客户做出一些十分苛刻的要求:他们要求客户开银行保证函,还要收取100%的保证金,但是对于生意人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泰国的生意人陷入了困境。此时陈弼臣提出,不能只看重资产的损益,而要将对方的"信誉"纳入主要的考量方式。在别人收取100%保证金的时代,他冒着非常大的风险要求自己的银行在做这项业务时只收取1成保证金,甚至等货到时再给银行付款都可以。"这样一来,一块钱做的就不只是一块钱的生意,而是五块十块的生意。"可想而知,大批的华人客户立刻投奔到盘古银行,很多泰国国营机构的生意也挪到了这边,其他银行在压力之下,只好也开始改变原来的做法,这种改变,对于整个泰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很多银行贷款都是没有抵押的,那时靠的就是一个信字,我们那个时代一个优秀的传统就是重情守信,我的父亲是这样做的,我也是这样做的。"陈有庆说。"银行业是为公众服务的行业,银行的资金说穿了就是市民的钱,所以做银行最重要的就是以诚待客,这样才能够赢得发展的机会。"

  "现在国际化了,生意做大了,客人比原来多了很多,这种情况下银行不可能对每个客户都了解,所以就一定要进行科学管理。"陈有庆是个很谨慎的人,虽然说信字当头,但他的行事风格是十分稳健的,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不会轻易去做,所以业务上升得很平稳。"现在我们有信贷委员会、资信调查委员会和稽核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我们对每一家公司的年报、管理都十分重视,尽量避开贷款的风险,这些先进的现代做法虽然跟传统不同,但诚信是我们不能改变的原则。"

  "这几十年的积累不容易。"陈有庆感慨地说。

 

  行事稳健的陈有庆也是个善于把握机会的商人,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的生意状况不好,陈有庆是第一个在香港和东京开始与日本人合作买卖日本股票的。

  亚洲商业银行以前主要是对外部交流起桥梁作用,与内地的往来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而台湾开出的信用票大都是经过他们转到大陆的银行,所以他们跟两岸的金融机构都有业务上的往来,战时美国甚至以为他们是内地银行,一度把他们在美国所有的美元户头都封了。从那时积累起的良好资源对亚洲商业银行现在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目前进入内地市场的外资银行越来越多,但陈有庆却说自己没有什么压力,他说:"业务紧张一点是好事。大家各有各的客户,那些欧美的大银行一般都喜欢做大生意,不愿意做小生意,但是内地的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都是非常多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做发展,他们需要资金,需要多方面的融资,这里面蕴涵着一个很大的市场。"

  隐于幕后

  一间银行所做的事情往往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印尼华人首富林绍良,在80年代生意起步不久时,盘古银行便贷给他一亿美金。而著名的香格里拉集团,也由盘古银行的父子两代支持多年。   陈有庆现在最发愁的,是资金来源问题。

  "亚洲商业银行现在也可以做人民币业务,在上海广东等地都能做,但目前只能做三资企业的业务,本地人的存款我们不能收,所以我们有时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贷款的时候没有资金,基本上只能用自己的钱,新资金注入也需要批准。我们现在主要做买卖贸易方面的生意,客户存给我们不多,基本都是我们贷给他们,主要资金都是从香港我们自己手里来。"陈有庆为钱发愁的样子,也是很多外资银行老板的写照。

  而作为香港第六大保险公司的亚洲保险公司,目前也在艰难筹备进入内地市场,陈有庆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地走向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年过古稀的他,已经把大部分的权力移交给下一代,除了连任四届人大代表之外,他的主要精力,已经投入了"香港侨界社团联会"的工作中。成立这个联会的念头,几年前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诞生:全球侨界的网络覆盖面十分广阔,香港是他们的主要枢纽。"我们就是桥头堡。"

  香港侨界人士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年代,但是有着共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他们与海外和内地都保持着密切关系,其中很多人更是利用自己的个人关系网络才将生意做大。"香港的侨胞大概有一百多万,他们为了香港和内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香港正面临经济转型和全球化的挑战,同时适逢内地经济高速发展,此时成立联会,是极好的时机。"陈有庆说。

 陈有庆的金融家族传奇:缘系香港(二)

  至于家族生意,陈有庆也打算得很完美:他主内,孩子们主外。借助自己对于内地市场多年以来的了解和孩子们从小在海外读书的经验与眼界,一个更加多元化发展的金融集团,已经慢慢完备起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1948.html

更多阅读

打造品牌的22条法则 品牌运动三法则(二)

       品牌永葆健康的运动法则         问:企业难以走出品牌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         答:“草莽英雄”创业的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在多元的社会现实中,很多企业短视、急功近利的心态仍然存在,加之品牌管理能

庞青年:精工细作保品质(二)

 新浪汽车:刚才您讲到,青年汽车轿车与卡车、客车的发展思路是一样的,你觉得轿车和卡车、客车的领域区别在哪里?青年汽车在把中国把莲花轿车引进之后,你打算下一步怎样在中国发展轿车?   庞青年:就轿车而言,我们知道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

冒险迷宫村增加收入 一次意外的冒险使他年收入达400万(二)

 龙金平:“蛋膜一旦用水洗,蛋膜就损坏了,以后鸭蛋就容易变坏,用两三天还可以,一超过三天就变质,那个蛋吃起来不行了,有细菌超标这样反而没细菌。”     一年多的磕磕碰碰,浪费了几万枚鸭蛋,龙金平终于腌制出没有腥味的咸蛋黄。当他又一

陈久霖:走进沉疴岁月(二)

  2004年9月,中航油新加坡办公室鱼池里的风水鱼全死光了,一个不剩。很多人说这不是个好兆头。可能也是巧合,陈久霖说。  事发之时,华尔街日报一位记者在新加坡采访,又去了一趟陈久霖的湖北老家。他在一篇文章中说,陈久霖相信风水,但

段永基的三种状态:村长赌徒老狐狸(二)

● 段永基有个特点:一旦认准一个项目绝不轻易撒手,这当然代表着一种高风险,比如广东CDMA就是一个结局失败的例子。如今他又向保健品进军,有人说,那无异于一场赌博。    段永基和史玉柱的合作,与四通转型的方针大计有关。事实上,在四通

声明:《陈有庆的金融家族传奇:缘系香港(二)》为网友草戒指的美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