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 周伟焜
过去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引人瞩目,一个很大的国内市场得以产生,中国消费者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WTO更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过去12个月期间,每一位前来中国的美国CEO,都表示中国将成为他们最大的市场,2005年、2006年他们在中国的销售额将超过10亿美金,这其中包括诺基亚,索尼等公司。这说明中国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市场,中国经济已成为在华企业成长的沃土。
过去20年间,中国成就了海尔、万科、联想等公司,这三家公司都在2004年庆祝了他们20岁的生日。2004年,也是IBM进军中国20年。有人质疑中国经济是不是过热,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能不能促成本身的国际化,能否赢得国外市场……。中国企业怎样才可能成就今后20年的辉煌?
我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也只能用IBM本身的例子作为事实,来说明中国的企业基业长青之道是将自己打造成随时应变的企业。关于这一点,有三个层面值得思考,如果这三个方面能够做好,这将变成企业自身的素质。
一是战略执行。企业做大一定要有战略,没有战略必然失败。1994年,华尔街一家媒体问我们那时候的CEO“你的战略是什么”,回答是“IBM目前不需要战略,我们需要的是执行”。当时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已经有很多的战略,以前的失败是因为战略执行得不好,所以我们现在要专注执行。究竟执行重要还是战略重要?企业中有战略派,认为没有战略不行;也有执行派,认为执行是关键。我的观点是,两个都重要,要有办法将两者贯通。在IBM过去十几年中,我们不断追求的并不是“我是否要有更多的战略思想”,而是“我们做了战略出来有没有办法实施”,不能执行的战略一定会失败。
二是创新和转型。企业一定要有创新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将创新变成企业自身的素质。在未来的时间里,众多的企业家可能会经过不一样的难关,因此,企业的创新和及时的转型是非常重要的。转型不是做一次就停下来的,企业的经济转型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生,要活下来;第二是追求成长;第三是把我们带至领导地位;第四是带领整个行业步伐。每个阶段需要做不同的事情。
三是人才的作用。企业一定要有人才来驱动战略,让合适的人去做事,才有办法执行和创新。而凝聚所有这些人的力量是企业文化,如果企业没有自身的文化,将无法把有才华的人联结起来。
对于企业来说,越是规模越大,要做到以上三点越是困难。
IBM在战略模式方面做过很多工作。1993年,当时危机中的IBM决定战略调整。怎样定战略?关键是要看市场,想清楚方向,关注IBM创新在哪个地方。当想通企业的战略之后,做事情的关键是需要有人才。IBM决定不做手机生意,为什么?因为自认为没有这种人才。最重要的是考虑要做成几件事情你的战略才能成功,用什么武器,什么激励方法,以及要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果把一件事情讲清楚了,你也就明白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创新是IBM的荣誉。过去以来,IBM每年花在研究发展上面的费用有50亿美元,连续12年获得美国专利冠军。“服务”有一句话是,一定要讲新的方法,新方法更可怕。IBM在过去近百年的发展中,作为IBM的创始人,老沃森决定把IBM变成一个计算机公司,虽然他并没有念很多书,大学也没有毕业,但他看出这就是当时的方向,于是把IBM带向这个方向。之后是他的儿子小沃森,60年代,当信息行业开始百花齐放的时候,小沃森带领IBM走进辉煌。而郭士纳把IBM引到Internet上,他说所有的机器一定要在Internet上面工作,把IBM的未来定位在互联网上,IBM在过去赚的钱都投资到Internet开发上。彭明盛则重写IBM在IT企业的定位,这其中包括IBM跟联想的合作。这四次战略转型说明,企业如果不积极创新转型,竞争对手就会趁机加紧攻击你。
不管在哪里,都要想办法吸引和留住行业最好的人,这不单是薪水的问题。要有一套激励系统,更重要的让他们感觉到是在做一些令人兴奋的事情,感觉是在一个很好的公司工作。一家公司的文化也是需要不断调整的。IBM的文化变迁体现在:在成立之初IBM的基本信念是“尊重个人,精益求精,服务客户”,并将此灌输到每一个人的行为里面;因为IBM过去文化中太注重个人,速度不够,1994年根据市场变化做了调整,是“市场致胜,快速执行,团队精神”。现在做第三次调整,因为IBM把业务慢慢全部融入到更高速更扎实的价值观中,于是调整为“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
另外,要建立好四个关系:牢不可破的客户关系;成为最佳雇主;提供杰出、持续的投资者价值;成为有责任心而又受人尊敬的企业公民。
最后,要建立企业永远不败的价值观。一个企业家必须要建立一个核心的企业价值观,这不是企业家自身的价值观,而是被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