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力成名字前有各种各样的前缀:论职务,他是世界最大电能表制造企业——华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论荣耀,他是2001年轰动一时飞利浦CDMA核心技术部门的收购者;论财力,他是两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和两家A股的控制人。但在资本市场,汪力成还有另一个前缀:“洗壳高手”。
今年44岁的汪力成开始广为市场所知,是1999年5月重组“重庆川仪”役。为了解决高达5亿元的负债,他首先把华立集团与“重庆川仪”进行了整体资产置换。1998年末,“重庆川仪”的股东权益合计3.47亿元,通过清理不良资产等方式净资产降为2.58亿元,账面缩水25.66%。而汪力成放进上市公司的资产,实际价值仅是1998年底原账面净资产的39.35%,以如此低的代价将原来近5亿负债、资产质量很差的资产完全剥离出去,手法不可谓不高。
而2000年对“ST恒泰”的重组,则是汪力成的经典之作。当时“ST恒泰”,5.8亿元负债分属多家债权人,一部分债权人一直不能表示谅解,重组过程如拉锯战般进行了18个月, 最后汪力成组建了一家“杨凌高科”的企业来承担其中的4.1亿元债务,剩余1.7亿元债务继续由“ST恒泰”承担,这样终于解决了最棘手的债务问题。
第二步是资产出售,把“壳”尽量澄清、洗净。2001年6月27日,“ST恒泰”一些闲置农业资产以5.1亿元的价格出售给“杨凌高科”,这样意味着“ST恒泰”不仅可以清偿其所欠“杨凌高科”的债务,还有1亿元的现金节余,并且壳内还有价值1.58亿元的应收账款、芒果园和办公楼等资产,基本已是一个净壳。
“杨凌高科”虽然看似扮演着一个冤大头的角色,但其承担4.1亿元的债务,对应的是获得“ST恒泰”置出的资产。而按照惯例,这部分资产最终通常会处理给原大股东,实际上最后掏钱还债的可能还是“恒泰集团”。
之后不久,“ST恒泰”更名为“浙江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迁址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彻底与原来的主业以及人事脱离了关系。汪力成支付了不到4000万元的收购价款,就获得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壳。
2004年4月10日汪力成第三次在内地A股市场发力。当天,华立集团受让1047万股“昆明制药”国有股权,最终以持有2847万股(占总股本的29%)跃为第一大股东,而原大股东“云南制药”则退居第二。为了将这次交易坐实,汪力成苦等了两年之久,期间每股转让价格两度上涨,汪力成对“昆明制药”志在必得的心情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