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商业模式设计指南:商道逻辑》
这也说明客户的需求是水涨船高的,而全面解决方案已愈来愈成为赢得客户的最佳营销模式。试想一下,如果请你到黄龙溪喝茶你一定不来,因为太单一不值得;而这儿的农民叫他光卖茶肯定不干,茶能赚几个钱? 再看看,北京已建成的68万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商业购物中心——MALL,就是这种营销法的代表作,而且还将成为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例如,仅菲律宾的马尼拉市就有30多家这种大MALL。它给消费者营造了宽松舒适的消费感觉,其卖场很温馨舒适,餐饮、娱乐、购物等功能的一体感很强。 的确,未来的公司不再以制造商或经销商定位,它应是资源组织者,这将代表中国未来企业管理模式的潮流和趋势。未来企业间的争夺,着眼点不是如何在现有行业结构中确定有利的地位,而是如何创新营销模式最大程度得让客户满意。 二、 赢利模式36式 赢利模式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手段和途径,成功的商业模式往往是多种赢利模式的组合,见图2-5-16。 图2-5-16 36种赢利模式 (一) 价值链模式(见图2-5-17) 图2-5-17 价值链模式 1.价值链分拆模式 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原来那种推行“纵向一体化”战略,依靠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而达到创造价值目的的企业,已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的瞬息变化,除非企业具有非常充足的资金和十分全面的能力。 于是价值链就开始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他们的进入使一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得不放弃某些价值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重新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2.价值链挤压模式 在一个非常长而复杂的产业价值链上,一个企业可以在产业价值链的某几个环节具有高度竞争力,但要想在所有环节上都具有竞争力是不太可能的。而一家公司一旦认识到整个产业价值链中战略控制点所在,就应该把公司定位在那个位置,把不具有优势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环节,以签约方式“外包”给别的公司,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那么,维系那些散落在不同企业的链环,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的是什么呢?就是协作与核心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

3.价值链修补模式 就像一条大河上肯定会有一座限高最低的桥一样,在任何行业, 其价值链上都会有最薄弱的环节,而薄弱环节往往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事实上,产业链虽然可以分割为不同的环节,但其本质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若要健康成长,就必须保证各个环节不出问题,不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