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寰:一个商业模式的缔造与终结(一)



  他创造了一套备受推崇的商业模式,掀起了一股全国范围内的“农改超”风暴,他被视为中国房地产界的一匹黑马,被赞誉改变了中国农贸市场“脏乱差”的落后形象。但是,今天的他,披着满身的唾沫,背着沉重骂名,在看守所里痛苦地等待2006年的新年。

  夏正文的被捕,标志着一个曾经风靡全国的商业模式的终结。

  这是一个人的失败,一个企业的失败,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失败。

  2005年11月26日,夏正文在四川省剑阁县被捕。2006年的新年,他是在看守所度过的。

  经过1年多的苦苦支撑,夏正文终于没能为他的“龙寰模式”找到出路。2005年9月18日,面对风卷浪涌的退铺风潮,他再也无法承受,“龙寰模式”之父终于走上了逃亡之路,只留下了他那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多利广场的公司,在唾沫成河的急风暴雨中飘摇。

  他的被捕,为自己首创的“龙寰模式”画上了一个悲惨的句号。

  “农改超”风暴

  1998年,重庆市拆迁办干部夏正文辞官下海,注册成立了一家房屋销售代理公司。

  生意很艰难,几年中公司虽然赚了一些钱,但理想的目标依然遥远。不久,一条来自官方的信息让他再次亢奋起来:重庆市主城区共有农贸市场300多家,其中有200多家农贸市场急需升级换代,即使保守估计,此项工程也将带来30亿元商机!

  谁有足够的智慧,把重庆落后肮脏的农贸市场变成明亮整洁的超市并卖出去,谁就能够一夜壮大。夏正文苦思多日,终于找到了点金石,那就是他的“龙寰模式”!2001年1月,他成立了新公司来完成他的新使命,并为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重庆龙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夏正文一手设计的这套“龙寰模式”就是:先由龙寰物业作为开发商整体盘下农贸市场,改造后将其分成若干个摊位,然后把单个摊位的产权出售。而购买者并不直接经营管理其摊位,却作为投资人反过来把摊位再转租给夏正文指定的专门的商铺管理公司,并由其统一租赁给经营户,且由这家管理公司每月向摊位产权持有人付租金。

  夏正文为他的投资者算了一笔“包赚不赔”的账:摊位平均价格约1万元/平方米,一个摊位大约5~10万元,小的2~3万元就能买到。以10万元的投资为例,如果买住宅,在重庆市可以买一套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用1.5万元装修好,再租出去,月租约400~500元,20年才能收回投资;如果买龙寰连锁农贸超市的摊位,则可以买到两个标准摊位,不用再装修即可出租,月租可达1500~2000元,5年收回投资。

  几万元的门槛并不算高,稍微有点积蓄的市民都可以成为这样的“跷脚老板”,这个诱惑对于普通市民实在不算小。

  与此同时,全国房地产行业由于迅速发展开始出现泡沫化,其中又以商业地产的闲置为甚。夏正文更加躁动起来。除了农贸市场外,他还要在这些闲置的商业地产上大做文章,将“稻草”变为金条。

  2003年8月,夏正文出资1700万元,整体盘下沙坪坝区工人村农贸市场,再花1000多万元将其装修一新,摇身变成“超市”,随后将超市分零为300多个摊位出售。

  那是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火得不能再火的一年,那是只要是房子就会成倍增值的一年,那是全民炒房的一年。再加上夏正文的这套投资算盘的鼓动,投资者疯狂了,他们像着了魔一样被夏正文和他的“龙寰模式”所吸引,为了买到龙寰的商业铺面,他们半夜爬起来,跑到龙寰售楼部门前排起几百米的长队。夏正文一下子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并大大赚了一把。

  龙寰首战告捷,似乎印证了“龙寰模式”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经得起实践,能出奇制胜的实战宝典。

  夏正文信心倍增,决定放开手脚大赌一场。他集中所有的资金,先后对14个农贸市场进行了超市改造。为吸引投资人购买摊位,他为购买摊位的业主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吹了一个大大的气球:投资者每年租金利润率将达到8%~17%。龙寰诱人的广告四处飘扬,刺激着每一个市民兴奋的神经。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股市低迷期,银行的存款利率也一降再降。龙寰的“钱景”成为另一支强力兴奋剂,人们纷纷从股市套出现金,从银行提出存款,争相抢购龙寰商铺。一位叫陈兴强的业主在几个不同的超市买了6个摊位,总投资30万元;一位姓谢的先生自己买了20多个铺位后,还发动亲戚朋友也抢购了20多个。然后,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买来的商铺转给夏正文指定的江航物业等商场管理公司代管。当然,这些公司其实都是夏正文自己出资成立的。

  南坪金子村“农改超”项目无疑是夏正文的一大杰作。夏正文买下这块地产总共花了2718万元,经过装修改造,卖出价格高达16000元/平方米(按套内面积计算),超市铺面共4448.75平方米,龙寰就可以卖到7118万元。仅此一项,短短几个月时间,夏正文就赚了差不多3000万。一路狂奔,两年之内,夏正文就赚了2亿元,达到了他事业的最高峰。

  夏正文成功了。他的“农改超”方案解决了大量的闲置商业地产,大大改善了重庆农贸市场的落后面貌,从而获得了政府的好评;同时,他的“龙寰模式”帮助那些想发财却没有太多资本的人们建立了梦想,大批中小投资者由此“走向富裕”。2005年1月,夏正文的得意之作,号称“商业地产创富超级经营法则”的《龙寰模式》一书出版发行。下海7年,夏正文终于名利双收,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商人络绎不绝。

  模式的背后

  这是一个英雄难产的时代,夏正文却迅速尝到了英雄的甜头。当“农改超”所衍生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堆积,“龙寰模式”的推进却开始缓慢“质变”。它首先跳出了“将传统的农贸市场改造成现代超市”的概念,进而被开发商暗示或明示为、被投机的购买者定位为一种投资工具,而在夏正文看来,这却是一个社会资金迅速积聚到自己手里的融资工具。

 龙寰:一个商业模式的缔造与终结(一)

  其实,夏正文还看到的,正是中小投资者这个群体的财富梦想和投资的盲目性,从而令普通市民的小本资金,成为支撑自己远大梦想的源头。当大量的资金涌向夏正文,他晕头了,他觉得,他的“龙寰模式”就是一个逻辑严密闭合的环,“龙寰→投资人→龙寰”,只要资金在不停地循环流动,自己就有钱可赚,辉煌就能获得维持。

  中国农贸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大型百货超市的利润率也不过如此。而夏正文的“农改超”没能像传统农贸市场、大型百货超市那样,在采购、经营、配送、管理、收银等环节上实现“五统一”,使得每1000平方米的卖场,至少需要投入10个左右的工作人员,加上改造投入成本等,经营成本提高到原来农贸市场的三倍,但是赢利能力却并没有相应提高。“农改超”实际上无法与同等规模的传统农贸市场或大型百货超市竞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1369.html

更多阅读

市场拓展计划 三四级市场的特点与拓展(2)

-以海南为例在文章《三四级市场的特点与拓展(1)—以海南为例》中,我们分析了三四级市场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了家电厂家开拓三四级市场的思路与方法。本篇文章中,作者就三四级市场的拓展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选择家电一条街的客户三四

七匹狼创始人周少雄:狼行天下的财富之道(一)

“爱拼才会赢”是闽商的一种精神信念,也是闽商在商场上昂扬斗志和不畏艰难的写照。15年的努力,周少雄是如何用他的“狼文化”把七匹狼从一个乡镇小企业,成长为一个上市公司的呢?   周少雄简介

安踏总裁丁志忠:17岁开始的创富传奇(一)

在福建省晋江市一个靠海的小镇上,丁志忠起初被一个朴素的致富欲望所驱动,成为一个初中未毕业的鞋业作坊主。但当他比别人以更快的速度转变为一个现代企业管理者并率先发掘国内市场之后,便迅速从当地三千多家鞋企中脱颖而出,走向了小镇

创业启示:永和豆浆的喜与忧(一)

  “永和,永和,满天下……”。豆浆的清香,犹如这悠扬的歌声渐渐弥漫了整个大陆。然而就在同时,在这歌声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争吵、辩论和争斗。谁是这首歌曲的真正版权人,谁有权利名正言顺地演唱它?所有这一切究竟该如何评说?   缘起

创业故事:老母鸡身上的生财之道(一)

养蛋鸡的人都知道,当蛋鸡度过黄金产蛋期以后,如何处理这些老母鸡是养鸡户的一个非常挠头的问题。如果继续养,产蛋率低,入不敷出,如果卖掉,价格无法与肉鸡抗衡。吉林省抚松县的顾明辉是当地的一个蛋鸡养殖大户,可如今他正是从这些即将淘汰

声明:《龙寰:一个商业模式的缔造与终结(一)》为网友清颜折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