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当施正荣建成了第一条10兆瓦的电池生产线时,其产能相当于此前中国太阳电池产量4年的总和,一举将中国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水平提高了15年。
在企业投产后的一年时间里,无锡尚德没有急于开拓市场,而是在国际上作产品技术认证,一年之内几乎拿下了所有的国际认证,这为尚德光伏产品后来顺利进入各国市场扫除了障碍,也为尚德此后两年跨越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施正荣进一步扩产;2004年年初,施正荣又一次果断提出,继续扩产。而恰逢当时一家纳斯达克企业退市,施正荣就联系他们,以半价买下他们的设备,省了1000多万元。 此后几年,公司呈现跳跃式发展。根据2004年瑞士SarasinBasicReport和国际权威光伏杂志《PHOTONInternational》的报告,尚德太阳电池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第十,中国光伏企业首次入围世界十强! 2004年,法国里昂证券(亚洲)发布名为“火热的太阳能”的行业报告。该报告认为,“这个行业确实在咝咝发热,尽管它正在升空,但一点也不像泡沫,而是一个坚实可靠的投资目标”。 “预期到2010年,全球太阳能产能将增长4倍、销售收入增长3倍、利润增长3倍。”该报告指出,优势太阳能公司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时间至少会持续到2008年,甚至可能会到2010年。“太阳能行业内的优势公司股价在未来2~3年内将至少有2倍的涨幅,某些情况下涨幅会更为巨大”。在这个大背景下,海外投行家们对无锡尚德寄予厚望。一位对无锡尚德相当了解的海外基金经理认为,无锡尚德的优势在于其在国内的制造成本具有优势,同时又是一个生产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的专业公司。另外,创始人施正荣是世界级光伏电池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具有数十项的相关研究专利。 据统计,世界光伏发电规模从1995年的80万兆瓦增加到2004年的1194万兆瓦,增长了15倍,其中2004年的增长率为60%。据权威机构预测,光伏产业在2010年前将保持每年30%的增长速度,其后的40年时间里也将保持平均25%的年增幅,比IT产业发展更快。
近几年,因为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中国企业光伏电池生产规模年均增长超过100%。中国也已成为继日、德、美之后世界第四大光伏电池制造国。
不过,仅就目前市场状况而言,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偏高,目前每度电的成本高达4~5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 施正荣却认为,简单与火电对比成本是不公平的,而且太阳电的高成本也是暂时的。“就像十几年前的价格昂贵又笨重的‘大哥大’一样,随着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发电会有普及的一天”。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无锡尚德开始大踏步向前。2005年9月9日,总投资2亿多元、生产能力达到12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新厂区投入运行。 据悉,国内太阳能电池的总产能也不过200兆瓦,而无锡尚德一家就占了60%。其电池光电转换率达到17.5%,在最近一两年内还将提高到20%,而目前国内厂家一般不到15%。在强有力的技术优势下,无锡尚德已经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5年施正荣带领的无锡尚德成功的一跃,注定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随着无锡尚德的规模不断壮大,施正荣开始考虑上市。他先是考虑了香港证券交易所,考虑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考虑了纳斯达克,唯独没有想到纽交所。 但是,摩根士丹利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施正荣的策略。在曾经没有想过到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无锡尚德,最终还是进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门。 2005年12月1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无锡尚德挂牌上市。按照当天收盘价计算,施正荣身价跃升至14.416亿美元,一举超过陈天桥。 此举开创了中国首家内地民营企业赴美IPO直接登陆纽交所的先河,并创下内地民营企业在美国证券市场首次融资最高额的纪录。 施正荣谈到这段经历,对媒体表示,纽交所找我们,第一因为他们对尚德有信心;第二,纽交所希望借此进入中国市场,吸引更多企业去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