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可以不谦虚地讲,在多晶硅薄膜这个领域,我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真正的专家。
跨越巅峰 叶:1988年的时候,你是我们国家应该说是比较早的公派留学生,那会儿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那为什么后来又会选择回到国内再开创自己的事业? 施:2000年,我有几个朋友回来比较早。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你有这样的技术应该回去,我当时也不相信。2000年4月份,我花了1个月时间在国内东西南北走了一圈,发现国内变化确实蛮大。当时就萌发了这个念头。 叶:我知道你还是上海女婿呢? 施:是啊。 叶:那为什么后来会选择无锡来创办企业呢? 施:我觉得无锡在吸引人才方面,尤其是海归人才方面,做得非常到位。2000年8月2日,我就到无锡去做第一场报告,大概讲了3个多小时。讲完以后,他们的领导说这个想法好;他说你是不是到无锡来,我们就需要你这样的科学家来无锡当老板。 叶:可是你的公司在2002年的时候,经营就碰到很大的问题了,是吗? 施:是的。2002年的时候到无锡已经有七八个月了,可是还没有大规模形成生产销售。这时候就有一些说法。 叶:我知道有一个挺刻薄的说法,说是又来了一个只打雷不下雨的企业。 施:对。无锡本地人讲,这个读书人到底行不行。 叶:你心里有没有动摇过? 施:没有,没有动摇过。因为我认为他们只了解我的一方面,或者对我不是很了解。因为我心里很有底,生产太阳能电池的设备没有来,你不能怪我呀。如果设备来了,我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了东西卖不出去,那才是我的责任。叶:说有两年时间,你带头每个月只拿1/4的薪水。 施:对。1/4的薪水,然后一个月有些员工还拿不到工资。 叶:这个坎又是怎么走过来的? 施:当然还是一些股东帮忙,他们做一些担保,然后银行贷款,渡过了这个难关。2002年我们第一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是9月份投产,12月当月就盈利了。然后从2002年12月当月盈利以后,每个月都有盈利。 叶:那你如何来打开自己的市场? 施:当时我们投产以后也有人讲,把产品做出来还能卖得出去吗?所以从2002年的11月份到2003年的4月份这段过程我一直在国外,包括春节都在国外,就是找销路。到2003年的4月份,我把整个2003年我们能生产的电池全部都卖光了。 叶:你是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做到了一个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地位,你做企业又把这个企业和个人的价值带到了第一的位置。那么,我想请教的是:如果要一个科学成果转换为一个产品的话,那你觉得在这个转换过程当中什么是最重要? 施:我觉得首先第一点做企业必须要赚钱,尤其是一个新的企业。因为你不赚钱你就很难活,所以说我认为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然后才是发展。所以这是我在经营尚德公司,当时这个想法在我头脑里是很清晰的。 叶:英雄总想问其出处,你是出身于什么样一个家庭? 施:我是出身于江苏省扬中县一个农民家庭,我父母都是农民。 叶:听说你受妈妈的影响很大? 施:对,我想做任何事情首先还得做人。所以说,应该讲在学做人方面,我母亲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尽管她目前已经不在世了,所以这也是我一生当中一大遗憾。她给我的印象就是,总为别人多考虑一些,可能平时自己条件也一般,或者平时省吃俭用。 但是一到回报别人,或者是帮别人做事总是那么慷慨,所以等等这些对我应该讲受益匪浅。 叶:你的家乡扬中县,据说是长江边的一个岛。 施:对,我年少的时候经常坐在江边看着远处的山。当时这个山好像距离远了一点,就像云一样的绿色的。它给你感觉那就是另一个世界,当时也很想看山那边是什么样子的。我经常会有一些遐想,应该我这个人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
叶:那么支持你走过那座山,然后走出国门,不断地在进取,不断地在超越的力量是什么?
施:我觉得也许和性格有关,我好像从来对自己没有满意过,总觉得还能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包括现在。不认识我的人也许觉得,这小子当上首富可能是天天生活在云彩里,对吧?但对我来讲,我觉得我还是要上班,还是要做研究,做我想做的事情,以及怎么样把这个公司向前推进。 叶:能否告诉我们下一个梦想是什么? 施:下一个梦想要让像你一样的人尽快能装得起太阳能发电产品。 叶:听说你在自己老家的房顶上,已经铺上了太阳能电池,是吗? 施:对,这个房子的发电是来自于太阳能,热水是来自于热灯。 叶:那什么时候像我这样的老百姓也能够用上你的产品? 施:三五年时间。 叶:新能源领域出现一个新首富,我觉得这似乎也在带给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新能源已经在开始释放着它的能量了。 施:是呀,我所从事的太阳能发电事业能够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所以对我来说,金钱上的财富可能只是一个会随时更改的数字,但对事业的追求则能带给我无穷的力量和无比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