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现状 荣智健商界权威遭质疑 或被迫辞去中信泰富主席



在本周突然曝光巨额外汇投资亏损之前,中信泰富(00267.HK)主席荣智健一直被外界认定为一个出色的商人。

在今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荣智健继续入围,名列第368位;在《2008胡润强势榜》中列首位,这已经是他连续第六年高居榜首。

这一切,或许将随着中信泰富的炒汇巨亏随风而去。

中信泰富21日晚间突然发表声明,承认初步沽售手上56.67%大昌行(01828.HK)的股份,然而业内人士称,按当天收盘价计算,该行动最多也不过套现8.86亿港元,相对于尚未结账的147亿港元潜在亏损无疑是杯水车薪,却暴露了中信泰富的银根紧张状况。

在财富损失的同时,外界对于中信泰富信息披露的质疑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荣智健这位商界领袖人物的权威。

昨天,港交所发言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已经有超过10宗针对中信泰富信息披露的投诉;而香港证监会更是一早便发出公告,宣布将对中信泰富在此次外汇交易中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调查。

香港当地媒体昨天披露,荣智健已经赴京,希望寻求母公司中信集团的支持,其本人也很可能会因这一次失败而失去在中信泰富的主席一职。

港交所前独立董事、香港独立股评人Webb仍然对荣智健及其管理团队穷追猛打,通过多项证据来批评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暗示公司存在故意缓报亏损事件,以及通过安排相关职员的辞职来掩饰荣智健之女、曾任中信泰富财务董事的荣明方的过错。不过中信泰富方面已经解释,荣明方其实职位较低,因此虽然有责,但是并非主要责任人。

此次,或许是荣智健面临的最为艰难的困境之一。

精明的商业技巧

荣智健自出掌中信泰富以来,一直是香港媒体的焦点。原因之一无疑是他的出身背景。

根据公开资料,荣智健于1986年加入中信旗下的中信香港,在当时其父好友、商界重要人物李嘉诚指引下成立了中信泰富。

荣智健的起步较稳,固然与其家族背景有关,但随后他的成功却完全得自于他精明的商业技巧和善于用人的管理模式。例如他在加入中信两年左右,便巧妙地借用“借壳上市”的手法,成功收购了当时由港商曹光彪控制的泰富发展公司,并将“泰富发展”更名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注入中信的资产,中信泰富由此诞生。

 荣智健现状 荣智健商界权威遭质疑 或被迫辞去中信泰富主席

如果说成立中信泰富只是初试牛刀(博客),随后不久的“大昌行收购战”则成为香港轰动一时的佳话,也由此奠定了荣智健的商界奇才地位。

当年大昌行是香港著名的一个贸易企业,从贸易公司起家,后来涉及拆船、航运、汽车销售等多项业务,是东南亚及香港市场最重要的华商贸易行之一,其控股公司为恒昌企业。恒昌的3位创办股东均为香港早期的商界名人,即恒生银行前董事长何善衡、何添及梁球琚。

恒昌当时资产值高达83亿港元。在1991年,何善衡由于年迈,欲出售恒昌,于是由恒生银行首任主席林炳炎家族牵头,与郑裕彤的周大福企业及现时北海集团主席徐展堂,合共以约56亿港元向何善衡提出收购恒昌。

而荣智健看准当时恒昌旗下的大昌行的实力不俗,暗中联合李嘉诚及当时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共同商议,在成功游说郑裕彤之后,又联同百富勤组成财团,中途狙击林炳炎,最终以约60亿港元成功收购恒昌。随后,荣智健再斥资30亿港元向其他股东全面收购了恒昌,从此把大昌贸易行纳入旗下。

荣智健此役拿下了香港最具优势的贸易企业之一,也控制了大量的东南亚市场销售网络。不过他并不满足于此,在去年,荣智健将大昌行上市。上市前的招股文件披露,在上市前,公司的综合资产净值为465.1亿元。也就是说,在上市前,大昌行在荣氏的经营之下,资产净值已经飙升了3倍。

处世方略

在本周的投资失误曝光之前,荣智健一直以善于用人而闻名于商界,业内人士称,荣智健向来用人唯才,对重臣往往大洒金钱,其旗下的多员猛将都是香港“打工皇帝”。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例子是,荣智健的两名子女荣明杰及荣明方虽然都任职于中信泰富,但是不论持股量、认股权及酬金花红等,亲生子都不及重臣。

中信泰富2007年的中期报告披露,荣智健多年来一直信任的左右手、董事总经理范鸿龄持有4800万股,荣明杰则只持30万股。

善用人才使得荣智健可以腾出手来进行其他活动。香港媒体披露,荣智健热爱赛马,是香港赛马会名誉董事,曾饲有多匹冠军名驹,包括早年饲养的“奔腾”曾赢得香港大赛,“活力先生”曾荣膺三冠短途马王,另外一匹“奥运精神”更扬威香港国际赛,捧走一哩赛锦标。

不过尽管生活丰富多彩,荣智健一家行事依然非常低调。荣智健极少接受媒体的专访,除了公司年报新闻发布会或是特别事件,他本人也极少和媒体进行直接交流,外界更是轻易无法了解他的私人生活。

荣智健上一次成为全城焦点是因为2005年的隧道交通问题。当时他所参股的西隧与东隧不顾多方要求而坚决加价。香港交通署及东、西隧的资料显示,特区政府所有的红隧收费在8港元至30港元不等,东隧在2005年5月1日加价后,收费从原来的8港元至45港元不等,猛增至13港元至75港元不等,西隧的收费更高,根据不同车型,收费从22港元至110港元不等。

两家私营机构的高额收费已经引发了香港社会团体的严重不满,东隧及西隧决定加价前后,一直有机构团体向香港特区政府提出收回上述私营机构的隧道经营权,在未果的情况下,大量司机涌向红隧,曾一度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事件。

在商言商,荣智健的做法或许对股东有利,但是在当时仍然引发社会的强烈谴责。这也正是为什么此次中信泰富出事之后,不少立法会议员建议特区政府应该趁机向荣智健讨回购东、西隧,以达至交通分流的效果。

目前,特区政府会否收购隧道权尚不得而知,但是荣智健面临财务困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舒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20619.html

更多阅读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 荣智健折腰 英雄沦落炒房团?

 文/唐 婷  2009年因投资外汇巨亏而黯然退出中信富泰的荣智健归来了,引发关注的不是他的复出投资有了新动向,而是其私人公司被曝光以700元每平方米的超低价在海南拿地。  一代IT名人,竟然沦落至与温州炒房团为伍,这条简单的新闻背

中信泰富集团 中信泰富集团荣智健简历

系列专题:个人简历荣智健   中信泰富集团主席,中国内地首富。1942年1月17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另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荣智健小时候在上海度过。一九五九年,毕业于南洋模范

荣智健 儿女 荣智健的红与黑

 如果从上市那一天算起,中信泰富不过18岁,即使失去了创始人荣智健,它以后的路也还很长。但是,荣智健已经67岁,失去了自己用十八年时间打造的商业王国,很难再有下一个十八年。这位“红色资本家”的故事,似乎已经锁定在这样一个黑色的结局

谁拖垮荣智健:是海啸更是性格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1951年4月19日,被解职后的麦克阿瑟将军在美国国会大厦发表题为《老兵不死》的著名演讲时,已经是71岁的花甲老人。   2009年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宣布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的职位。与荣智健同时递交辞呈

中信泰富巨亏 中信泰富巨亏与荣智健之责

  因多年成功的实业投资而享有盛誉的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近日却深陷辞职漩涡。      2009年1月2日, 中信泰富(00267.HK)披露,该公司董事荣智健、荣明杰、范鸿龄、常振明等17名董事正接受香港证监会的调查。这是继2008年10

声明:《荣智健现状 荣智健商界权威遭质疑 或被迫辞去中信泰富主席》为网友小鸭难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