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至少要制定为期30年的计划,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尤其是沿线各省市区不可贸然着手。一些地方急于制定计划,向中央要资金、要政策,这可以理解,但并不恰当”。 陆、海丝绸之路本来是全球视野之下的一盘大棋。 “从长期看,这个大区域的经济合作是个可期待的目标,不是空想。但从当前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仅仅是一个构想,中央还没有成熟的规划。”兰州大学原副校长、中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杨恕表示。 “2013年中国以打造‘两廊两路’(两廊指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孟缅印经济走廊,两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为构架的周边外交战略已初见雏形。”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建民也表示。 目前却有被矮化为国内区域战略的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得知,全国有一半的省份正在忙着举办各种研讨会,积极寻找自身与“两路”的联系,就像争夺自贸区一样,各省都希望挤入“两路”的规划范畴。“两路”的规划还在研讨阶段,但甘肃已拟定总体方案,广西则提出2014年启动各项工作。 “卡位”行动拉开大幕 在2013年12月10日~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其中的重点。此次会议之后,全国各地在2013年的最后两周都忙了起来。 2013年12月26日,广西政、学两届都很忙。这一天,广西经济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彭清华提出,2014年“广西将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港口码头与航线建设,加快推进中越跨境铁路、公路、桥梁建设,进一步提升与东盟海、陆互连互通水平”。 在上述会议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做了具体部署,2014年广西将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暨第八届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论坛。同时,2014年广西还将筹建国家级海洋研究所、建设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等,借此争夺海上丝绸之路话语权。 广西社科院院长吕余生这一天也在《广西日报》上发表文章表示,广西具有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优势,南靠北部湾,与东盟既陆路相连、又海上相通,是我国西南中南出海大通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地理枢纽。 2013年12月底,全国各省都在上演“两路”的“卡位”行动。与广西相比,陕西更进一步,将自贸区和丝绸之路的概念结合起来,在陕西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明确将“争取设立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园区”列为2014年的工作目标。 甘肃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透露的消息显示,该省提出与中国面向中亚国家“向西开放”的政策对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目前正在拟订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 跨国经济带需长期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国家战略之始。 到了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又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此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此后,在2013年11月中旬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两路”成为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在2013年12月中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两路”又被确定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 但据杨恕透露,“两路”构想在国内虽然火热,但国际上反应各不相同,中亚各国有的态度很积极,有的尚未明确态度,一些中亚学者提出问题,“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做?具体计划是什么?打算投多少钱?投到哪儿?”欧洲国家态度较为冷淡,俄罗斯也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一些俄罗斯学者在打听“你们对上海合作组织怎么想?” 国内一些学者也很担心,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合作方面多年以来进展不是很大,推动很困难,现在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会不会冲击上海合作组织在这个地区的合作。 李建民认为,“两路”属于跨国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近期主要是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未来不会设定关税同盟。 杨恕表示,“想在很短时期内马上看到明显发展是不可能的,至少要制定一个为期30年的计划,短期和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一定要做好,从中央和地方都需要做好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沿线各省市区不可贸然着手。一些地方急于制定计划,向中央要资金、要政策,这可以理解,但并不是恰当的举措。” “丝绸之路”一词是由曾经七次到过中国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提出。

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是指欧亚之间的一条陆路通道,后来被成为沙漠绿洲丝绸之路,这条通道由中国境内经过亚洲腹地,在干旱的沙漠、戈壁和高原中由绿洲相连而成。这条线路《隋书、裴矩传》中有记载。 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法国汉学家沙畹,他于1903年在《西突厥史料》一书中说丝绸之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至于具体走向,则包含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阿曼、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中国、韩国、日本等国。 目前得到公认的还有草原丝绸之路,这是指北纬40o至50o之间中纬度地区的草原地带,向西可以连接中亚和东欧,向南越过阿勒泰山可以连接新疆,向东南可以通过中国的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