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身兼国美董事局主席和总裁的陈晓开始寻找国美的“接班人”了。
按照陈的说法,目前他这样身兼两职,不符合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这个总裁新的接班人将来自现任国美的管理团队。
同时还将启动的是国美的管理团队持股奖励计划,虽然股份并不太多——但和黄光裕时代,那个没有任何人能分羹的国美上市公司相比,这一步还是有太多的跨越。
所有迹象表明,当时单人独骑“北上”的陈晓——已经和黄光裕的国美旧部达到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协作。6月22日国美在香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陈晓向外界介绍了国美的另两位高管王俊洲和魏秋立:“我们三个人在这个行业内的从业经验加起来有40多年。”
6月23日,国美高开78%高调复牌。陈晓成功地带领国美团队渡过危机,并证明了前首富黄光裕所创立的国美并不是一个家族企业。
●记者手记●
国美踏实了
应该说,陈晓真的很明智。放弃总裁一职,不会让他的既得利益有任何的损失,反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仗义的“同盟军”的形象。更深一步的意义是,陈晓成功地把一个家族企业变成了一个健全的上市公司。陈晓对权力并没有太多的留恋,因为他深知国美好,才是真的好。
应该说,7个月的时间里,大众视线过多地把黄光裕等同于国美,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首富的滑落,以及必然导致的一个家族企业的没落。
但7个月之后,我们发现,国美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家族企业,因为一个承载着几万人就业的公司,让很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我们看到政府方面的配合,外资思路的放行。而国美所面对的最大的财务问题,也因为这30亿的入账,保证了连续3年的最低需求。
应该说,现在的国美,有没有黄光裕都能一样地运作。因为它终于踏实了。
●30亿资金缺口
因黄光裕事件而于2008年11月24日实施紧急停牌的国美电器股票,在7个月后的6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复牌。6月22日下午,国美电器公告称:国美和国际私募基金贝恩投资签订协议,融资32.36亿港元。
国美电器总裁陈晓承认:如将新的可转换债券全部转入公司股份,贝恩投资在国美的股份相当于12.8%或扩大后发行股本的9.8%。加上将于今年8月开始在交易所买卖的增发新股,在所有股东不参与增发的前提下,贝恩投资在扩大后的国美持股比例理论上限为23.5%。
“已经闯过最危急时刻。”在6月22日的媒体见面会上,陈晓毫不掩饰其7个月来难得的轻松:“这是国美企业史上一个重要时刻,标志着公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因为,去年年底,国美确实遭遇了双重危机。
首先是经济危机带来的行业低迷,“去年十一之后整个行业销售就像刀切一样,销售直线下滑。”然后又传出黄光裕事件——这迅速冲击了国美在香港的资本市场,国美股价大幅下跌。
此时的国美,要面对来自银行贷款、供应商的应付款项等大笔现金支出。然而此时的国美已经不是当日的香饽饽,用陈晓的话说:“有融资需求,但是没有融资窗口。”
直到今年3月份,整个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增加,现金为王的短期行为又变成了投资需求。香港恒生指数也从12000多点上升到近期的18000多点——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加大,意味着国美的最坏时机也开始破冰。
4月份的时候,陈晓需要面对的已经不是找谁融资的问题,而是选谁的问题。
因为此时的国美,已经清楚地算出国美未来3年所需要的现金流缺口仅仅是30亿元。这笔钱并不是什么大数目,抛出橄榄枝的投资者也纷纷上门。
陈晓陷入了沉思:谁是合理的钱?
在选择权上,陈晓表示:“选择权在公司,并不是合作者。”国美抛出了三条底线,第一是不能控股国美,第二是融资规模30亿元,第三是合作者得是“食草的”而不能是“食肉一族”。
在这三条底线面前,外资私募成为国美最好的合作伙伴。
●贝恩抄底
继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华平基金之后进入国美电器的贝恩投资,有着丰富的零售业经验,这让他们和国美团队的交流颇为顺利。
贝恩投资在正式进入国美之前,和国美中层以上员工都进行了深入的单独交流,并进行了详细的尽职调查。这场历时数月的调查,毫无疑问给贝恩从财务到人事的全方位摸底机会——也正是这样的摸底,使得贝恩并不计较是否成为第一大股东,而更关心其能够如何更有效地进入。
贝恩方面还将向国美董事会提名三位非执行董事。按照陈晓的说法,国美董事会将一直保持着11名的成员构成,这就意味着国美电器将有3名原有董事成员离开。离开的3名董事可能在6月3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宣布。
市场人士猜测:最终可能的结果是贝恩的3席加上其他基金公司的3席,以6:5的优势成为未来董事会中的主力派。不计较于自己是否是第一大股东的贝恩,成功地撬动了国美最重要的一环——董事会格局的改变。而这为国美未来的变化打下极深的伏笔。
在电子零售领域,贝恩投资在中国找到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经历7个月的风波,国美电器的投资价值并没有因黄光裕事件发生本质性变化。国美此前的投资者摩根大通 、摩根士丹利、华平基金依然以10.24%、8.47%、9.22%的股份保持着当初的选择。
●财务稳健?
国美的零供关系从未像此刻这般良好。
为了增强供货厂商对自己的信心,去年年底国美方面主动缩短了货款的账期。年报显示,来自供应商的收入占国美销售比重,已从2007年的4.34%上升到2008年的5.49%。而账款周转天数也由2007年的124天减少了一周,至117天。
有的供货商在国美的账期甚至从此前的40天-60天缩短到28天——账期缩短带来的付账速度加快,也逼迫着国美内部变革,比如以前一个月给厂家下一次订单,变成一个星期下一次订单,甚至一个星期下两次订单——订单的准确性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
为了应对危机,国美采取了加快库存周转和资金回笼的大力促销。然而市场还需要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场:截至去年年底,国美电器应付票据及银行借贷已达86.57亿元,而应付账款以及应付票据则更是高达129亿元。
按照陈晓的说法,国美在今年4月份已经走出曾经的阴影。人们之所以在7个月后才认同这个观点,是因为30亿的再融资成为标志,成为大家的信心。
国美和贝恩融资消息传出的一个多小时内,60多家家电厂商负责人向国美总部发来函件,表示支持和祝贺。大舒了一口气的供货商们,短期内不用再担心国美的信用危机,以及自己的应收货款了。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信心的加强。
在过去的7个月中,国美的最大财富是发现了团队的价值——陈晓的这个感喟也许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毕竟感受真切的主要是陈晓:在他看来,国美的团队更多是一个执行团队,一直没有决策机会。但是当国美危机到来的时候,所有团队成员都责无旁贷地参与工作,参与企业未来的命运规划。
陈晓讶异于这个团队的团结和应对困难的能力,更坚持要将这种团队合理保持和延续。战略思考并不仅仅是总裁的事情。
也许正如陈晓所言:“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坚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国美的再融资案中,政府的支持亦是一种市场成熟的表现。6月22日,国美电器向社会各界发布了一封“致谢信”,信中的第一个感谢对象为政府部门尤其是给予国美电器“创造性支持和帮助”的北京市公安局。
房地产行业的回暖以及家电下乡等政策性支持,所有的消息都让国美下半年的销售明朗而稳定。国美的自我修复能让它的行业领跑地位保持多久?这考验着刚刚松口气的所有国美人。文/贾愚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