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教父”郑俊怀 >
图:“乳业教父”郑俊怀网易财经12月30日讯 四年的牢狱生涯并没有让中国“乳业教父”郑俊怀的影响力削减,最近一年,关于郑俊怀重出江湖的消息不绝于耳。一切传闻又因为他从未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显得扑朔迷离。
今日,网易财经获悉,这位伊利集团的创始人,并没有如外界传闻一般已筹集巨额资金,谋划再从乳业“东山再起”;而是在北京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远离公众远离媒体,为某IT企业做顾问。郑俊怀还希望通过呼和浩特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拿回自己在伊利的两年年薪及其他奖励,总计超过2000万元。
隐居北京做顾问
2008年9月,58岁的郑俊怀出狱。此后的一年中,有报道称郑俊怀已从国内企业家和美国投行处,筹集约40亿元资金,欲创立奶业新品牌“新长征”;也有传闻称郑俊怀欲在黑龙江东山再起,以特邀顾问身份加盟老牌乳业企业红星集团。但所有这些,均未得到当事人证实。
郑俊怀的代理律师刘爱国对网易财经讲述了其近况:“老郑一直在北京,帮朋友给一家IT企业做顾问,为公司内部管理做一些参谋,也获得一些报酬。”至于外界盛传的郑俊怀执掌了40亿元资金,及欲靠黑龙江红星乳业东山再起一事,刘爱国表示传闻不实。“老郑现在常住北京,他在伊利的一位老同事,现在在黑龙江做乳业,老郑只是帮他出出主意,没有真正参与,恐怕连顾问都算不上。40亿资金更是没有的事,他现在连自己的工资都没拿到。”
2000万薪酬之争
刘爱国律师所说的工资,是郑俊怀2003年至2004年任伊利集团董事长一职的年薪,以及其他各种奖励,累计超过2000万元。
刘爱国告诉网易财经,在2004年12月郑被检方带走之前,他已两年未从伊利领取年薪。“每年年薪260万,两年520万;加上市政府批准的,给予郑俊怀等高管的激励机制、个人奖金等,到2004年年底,累计金额不少于2000万。这些都是他的个人报酬,但一直放在伊利集团财务处。”刘爱国说,“尽管当时市政府让出伊利部分国有股,让高管持股,老郑用掉了一部分资金购买股份,所剩余金额也是相当大的。现在正在通过呼市劳动仲裁委员会,要回这笔个人报酬。”
2005年底,检察院已经没收了郑俊怀的非法所得,其银行资产也遭到冻结,直至郑俊怀出狱之后仍然没有解冻。现在郑俊怀希望能要回自己入狱前两年的报酬。
而至于2004年年底之前,郑俊怀为何未从伊利正常领取年薪,刘爱国表示,郑俊怀一直对伊利视如己出,“老郑不是一个贪钱的人,那些年基本从不往家里拿钱。他爱人也是伊利的退休职工,退休金也没按月支付。那几年都是家里需要3000元,她就从财务领3000元;需要5000元就领5000元。”刘爱国回忆。
视伊利如己出
2004年12月17日下午,郑俊怀被呼和浩特市检方带走,一年后,这位叱咤风云的乳业教父结束了他的事业高潮,被包头市中院以挪用公款罪处以有期徒刑6年,由此淡出人们的视野。2008年9月,郑俊怀在两次减刑后出狱。
时隔数年,郑俊怀的命运仍然让很多人唏嘘不已。在如潮水般的国退民进改革中,合法与非法的界线往往不明晰,企业家的命运也随之起伏。
郑俊怀伴随着伊利从1982年10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国内乳品龙头,功不可没。然而最终郑俊怀却因动用公司资金进行MBO(管理层收购)黯然落马。彼时,郑俊怀曾为自己辩解说,用伊利的钱去购买伊利股权是当地政府的决定,是为确保伊利控股权不被别人夺走,而非源于私利。有人愿意相信他,但他没能找到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
郑俊怀执掌伊利时期,曾有人如此评价他的抠门,“别人拿伊利一分钱,都像从他肋条骨扯下来一样。”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谷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