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团购模式研究
1997年6月28日,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刘彭芝被中国人民大学任命为人大附中校长。7月3日,在她上任的第五天,她就在学校图书馆二层的阶梯教室,向全校教职员工宣布了人大附中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 正是这明晰可见的战略目标,成了人大附中教职员工奋斗的方向。 2)制定具体的战略目标 一般说来,战略目标的表达往往比较抽象,如“创建世界一流组织”、“提供优质服务”、“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等等。这种抽象的表达,虽然能使组织成员知道奋斗的目的地在哪里,但却难能知道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该如何做,做些什么。因此,战略目标的制定,还要从抽象走向具体,使抽象目标实质化。换句话讲,就是让组织成员能够感知战略目标,能够看得见战略目标。比如,GE公司的前CEO韦尔奇就将“提高产品质量的战略目标”表达为: “在5年之内,GE公司的产品质量达到六个西格玛的品质要求。”对此,GE前董事长波西迪认为:“GE公司提高产品质量的计划这才开始具有真正的内涵,而不只是停留为口号。” 抽象的目标具体化之后,使GE公司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从而发挥了目标对行为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说,大家知道如何去做了。
![第26节:有效执行:一切行动听指挥(2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433645498793.jpeg)
除了目标的明确、细化外,作为领导人,应选排定实现目标的顺序,选择几个最关键的问题,设定三四个明确、具体的目标,员工在落实时才能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行动,最终达成目标。 一家大型零售连锁集团为公司制定了发展规划:首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其次全面进入亚洲和非洲,在那里修建更多的店铺;到年底实现销售收入翻一番;使利润增长30%……但最终由于精力和资金分散,使公司的核心业务受到影响,公司的股票因此大幅下跌,一年之内下降了2/3。但公司并没有对这些目标进行检查,而是更换了CEO,在竞争对手咄咄逼人、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新上任的CEO还在新加坡寻找合适的店址,修建更多的商店,并想以此挽救公司的衰落。另一位来自一家落实型组织的CEO挽救奄奄一息的公司。他认为,公司的衰败就是因为目标过多,只有把主要资源用在公司核心业务上,才能取得成效。因此,这位CEO把目标定在改进现有商店的业绩水平上,并集中公司所有人力来提高边际利润额和可比销售额,在店铺数目并未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的大幅增长。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就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其股票价格也实现了一倍的增长。 五、组织结构决定一切 一个战略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因素,比如环境、资源、竞争对手等,但最根本的还是组织上的保证。只有一个灵活高效、上下协调一致的组织,才能保证战略的成功实施。为保证能够“一切行动听指挥”,解放军把管理者分为三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