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1928年1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自幼在家乡私塾受教育。其父在广州开设银庄,李兆基7岁时已常到父亲的“铺头”吃饭,自小对生意耳濡目染。小学毕业后,开始到父亲的银庄工作,由养成工干起。时局动荡,令他深深体会到,无论法币、伪币,金元券等,都会随着政治的变迁而一夜之间变为废纸,由此,他领悟到:持有实物,才是保值的最佳办法。
1949年,李兆基随身只带着1000元,只身来到香港。最初,他曾在文咸东街荣昌金号等几家金铺找换买卖外汇及黄金,其后又经营过五金及人口生意。
1956年,李兆基开始经营地产,他与郭得胜、冯景禧等8位股东组成永业公司,购入沙田酒店经营。1963年,李兆基与郭得胜、冯景禧三人组新鸿基企业公司,被誉为地产“三剑侠”。由于李兆基的年龄最小,被称为“地产小侠”。到1972年,新鸿基地产将股票上市,“三剑侠”亦分道扬镳。其后,李兆基成立永泰建业,并于1973年趁香港物业及土地价格大跌,不断搜购。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恒基兆业公司,初时股本1.5亿元,只拥有20个地盘,到1993年,恒基兆业在港九新界共拥有近600年地盘。如今,李兆基已成为香港超级富豪,是香港地产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旗下的恒基兆业地产有很限公司、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美丽华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上市公司,拥有市值超过700亿港元的庞大资产。特别是近二三年来,李兆基更是异军突起,业务窜升,越标越高,其财富总额估计已超85亿美元。据1997年2月,李嘉诚已屈居第二。李兆基的成功经验是是什么呢?
李兆基从小聪明过人,有着非凡的记忆力的计数力。他如今虽已年近70岁,但对恒基兆业的地产项目仍亲力亲为,经常在公司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他计数快且准,是地产行里有名的“铁算盘”。他的记忆力更是惊人,恒基辖下的地盘、面积、入价、可供发展什么牧业,他都了如指掌。李兆基有时还亲自指导绘图、设计,常常将自己代入为一个用户,设身处地考虑住宅怎样设计才更实用,小至门在哪里开,穿在哪里儿设,他都有自己的见解。至于哪个区域适合发展什么地产项目,他更以目光准确而享誉香港地产界。由于恒基兆业的建筑设计合理,方便好用,因此很受客户的欢迎。仅以1992年为例,恒基兆业本年度共建成11个物业、楼面面积达190万平方米,连同其他存货出售,共为集团带来超过21亿港元的毛利。
不管好市淡市,楼宇照建不误
在李兆基看来,恒基兆业已成为“楼宇制造工厂”。原料多,则制成品多,买回土地建成楼宇,卖楼赚钱也多;再买回土地,供下一步发展,货如轮转。地产市道好淡,都照做不误。他说,假如地产市道淡就放手不做,那么,公司的那么多员工怎么办?总不能等市道好了才来开始起楼。
香港地产几十年来起伏跌宕,李兆基是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他说,80至90年代,香港倍受前途问题的困扰,中英就香港主权问题进行谈判、移民潮等等,对香港的影响都很大,照理香港的地产市道应谈,事实上却未淡,楼价稳步上扬。李兆基的地产业不管市道好淡,一直不停地制造着楼宇,结果,香港不论是豪宅还是中小型楼宇,始终畅销不衰,因此,他便不停地赚钱,在富豪排名榜上步步向前移。
不挣不义之财,追求事业成功感
李兆基谈起个人财富问题,说了一句古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始终认为,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发达了也没有用,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既然明知财富如浮云,那么为什么几十年来还要在商界纵横驰骋呢?李兆基认为,事业所带来的成功感,不完全在金钱方面。在他心目中,做地产最重要的是有预测能力和鉴别能力,买地就像买衫一样,买得便宜穿得久,便说明你眼光好、买得值。大家一齐去买地,谁识货,谁不识货,“有料无料”,几年后便见分晓。总括来说,投资有如一块试金石,能分辨“高”、“低”、明察秋毫,是为最成功的境界。李兆基除了投资眼光快且准外,待人接物也很注重传统的人情味,决不像有些商人只认钱不认人,几十年来,他的恒基公司几乎与香港各大地产公司都合作过,被誉称为“百搭”地王。
作为地产界的“大哥大”,李兆基在香港政府适应市民要求压楼价之时,曾带头将马鞍山新港城最新楼盘自贬身价百分之八,为其他地产公司做出一个榜样。
李兆基虽然幼时读书不多,但他颇有古文修养,买下、贮存有大批古书。由于他曾捐出大笔基金给牛津大学,牛津赠予他“院士”和“博士”的荣衔。不过,他在社会传媒方面一向保持低调,不愿接受记者采访,不愿在报刊上出头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