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麦肯锡三部曲2:麦肯锡意识》
上述内容的列举,既不必新奇,也不必正式。手写的也可以,能看清楚就行。 我们再以Acme装饰品公司为例。在上一章,你刚刚完成了议题树的绘制。我们花了一些时间,将其中一个分支进行了扩展,即“企业能否实现必要的转变?”这个问题被分解成应以“是”或“否”来回答的子问题。表2-1说明了如何安排某个子问题的工作计划。 在规划分析过程中,列出以上表格后,我们先注意要分析的问题及对答案的假设。我们喜欢将答案直接附在问题后面,尽管你也可以单独归入一列。最上层的问题仍在最上面(这毫不奇怪)。下面是子问题,再下来是子问题的子问题(子问题的子问题的子问题就没必要提了)。如此这般,“新流程是否需要特殊设备”这个问题下面,就是“如果的确需要特殊设备,能否获得”。 接下来,便是要进行的各项分析。本例中要进行的分析不多,但也还有不少分析是可以开展的。例如,根据新的生产流程的技术要求,绘制一份示意图,将会很有用。没错,是很有用,甚至很有意思,但并不是绝对需要的,却要为此耗费时间,可这个时间并没有用来证实或证伪初始假设。因此,绘制示意图,既不能让你最后敲定,也没有做什么你可能规划的分析。

由于第3章将详细探讨数据及其来源这个问题,这里只略做介绍。列举出数据及其来源,可以帮助你和团队掌握所有的情况,从而不错过某个丰富的信息来源。说到丰富的信息源,你注意到我们多次提及访谈了吗?第3章将会详细介绍。 如上例中所见,对最终产品的可能面貌的描述,应该简洁明了。这种描述,应切实作为团队讨论的出发点。在麦肯锡,项目经理会让项目组每一名成员了解自己在工作计划中的角色,与每一名成员讨论自己对最终产品的预期。有时,项目经理还会勾画出“幽灵包”,显示出所有最终产品的样板,这有助于指导分析过程,对经验不足的咨询顾问来说尤其有益。 问责制通常情况下不言自明。毕竟,每一项分析都必须有人负责,不然就没人去做。在第6章中,我们会探讨如何向合适的人分配适当的任务(首先要把他们纳入团队)。通常,合理的做法是,将独立的一系列分析任务(如每个子问题的分析任务)进行责任划分,但并非一定如此。这样,在我们的案例中,汤姆就负责回答“新流程是否需要特殊设备”,贝林达负责弄清“能否获得可能需要的所有特殊设备”,但这其中一项分析任务由特里负责。原因何在?原来,特里碰巧是财务专家,正在为这个项目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因而,让特里分析收益率合情合理。